搜索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是2009年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加挂“安阳广播电视大学”和“安阳市公共实训中心”牌子,下辖安阳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安阳市高级技工学校,是一所集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职业培训... 全文
工商信息公示
登记状态:正常
公司全称:安阳职业技术学院
曾用名:-
法人代表:时剑峰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70613万
信用代码:1241050068710768XT
参保人数:-
注册地址:安阳市开发区商颂大街
官网地址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372-3397795,0372-3397796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169名 校友会高职Ⅱ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相关学校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3月经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由原海南琼海师范学校升格而成的主要培养信息、软件行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至今已有101年的办学历史。学校是海南唯一一所连续两次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公办高职院校、全国文明单位、海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学校、海南省“双高”院校立项建设学校、“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建设单位、海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学校坐落在红色娘子军的故乡、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所在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海南省东部中心城市——海南省琼海市市中心。 学校占地326亩,建有5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高规格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有12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实践基地),5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龙头企业联合共建产业学院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建有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椰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大学生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中心、软件研发中心、信息处理中心、艺术设计研发中心;建有千兆校园网、通讯网、监控广播电视网三网合一的信息化虚拟平台,实现校园WIFI全覆盖;被授权为第65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动漫游戏人才培养工程授权合作伙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源软件开发与应用能力测评试点单位、科技部行业专业资质资格培训基地、海南东部唯一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点。 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数智财经学院、动画与数字创意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智慧旅游学院、公共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有在校生的专业35个,形成了以电子信息大类为主,艺术设计、财经旅游、文化教育、交通运输和装备制造等大类为辅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现有2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通过教育部验收,1+X证书制度试点32个,“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骨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在建省域高水平专业群2个。 学校现有来自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在校生近万人,现有教职工550人,专任教师407人,校外兼职教师45人,教授20人、副教授97人,讲师14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248人。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匠1人,海南省教学名师4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专家3人、杰出人才1人、领军人才1人,海南省拔尖人才9人、“南海工匠”3人,“南海新星”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海南省高层次人才108人;柔性引进人才3人,海南省 “双百”人才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 学校教师在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评比中共获得奖励200多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全国三等奖1项,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6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省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1项,省级论文获奖130多项,在“国际数字艺术设计作品展”中荣获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项;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37项,外观设计专利15项,发明公开专利10项,省部级论文获奖123项,课件比赛17项;主持厅级以上各类科研教改项目25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国家子课题项目5项、厅级以上项目245项;出版著作51部,其中独著7部;主编教材165部;发表论文1675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75篇,被SCI、EI、CPCI等文献数据库收录230篇。 学校坚持“培养信息技术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践行“铸就软件工匠摇篮,赋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办学宗旨,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坚持“立足海南,面向全国,服务信息产业”的办学定位,形成“政行企校协同,校企共同育人”的办学格局,弘扬“求实创新、和谐奋进”的校风,秉承“励志笃学、厚德尚能”的校训,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学生在省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得奖励1000多项,其中世界技能大赛省级选拔赛获奖3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25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6项,“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1项,“挑战杯”海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2项。近5年来,年底毕业去向落实率95%以上,社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率94%以上。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全面深化“五位一体”协同育人和国际交流合作。先后与省内外120多家企业积极开展深度合作;与16所中职学校合作开展17个专业的“3+2”分段培养和连续培养专科专业教育;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合作开展6个专业的“3+2”分段培养合作本科专业教育;与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合作开展5个专业“专升本”联办项目;与俄罗斯、美国、英国、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10余个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的16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合作办学、教学与学术交流、师生互访。 学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良好声誉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同与高度评价。学校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国家设计教学创意中心等20多项称号。 伴随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贸港的建设,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将再扬风帆,重新起航,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全力创建特色鲜明的优质高职名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是河南省首批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公办高等专科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职建设院校,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省教育厅重点支持建设的首批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河南省职业教育特色院校,河南省省级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双高校”建设单位,河南省征兵工作突出单位,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试点单位。 学校首批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并被评定为“优秀”,学校还被评为“中国十大特色高职院校”、“河南省最具特色的十大职业院校”、“中国十大名牌高等职业学院”、“全国企业招聘首选十佳高职院校”,学校先后被国家绿化委员会、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建设厅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园林单位等100多项荣誉称号。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原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原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等领导先后来到学校视察,对我校的办学模式及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学校地处中国食品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文宗字祖许慎故里——河南省漯河市。漯河是国家二类交通枢纽城市,学院坐落在漯河市市中心大学路中段,距漯河火车站、高铁站、长途汽车站不足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学校三面被国家4A级风景区——沙澧河风景区环绕,环境优美;学校周围大型生活购物广场、医院、体育中心等一应俱全,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食、住、行条件。 学校现有教职工785人。副教授以上专业教师225人,双师型教师349人。省级职业教育教学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13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带头人19人,漯河市拔尖人才18人。学校设置有15个教学系(部),2023年开设60个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师范、经济学6大学科。全日制在校生20000多人。 学校是河南省优质专科高职院校,现有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2个、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国家级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重点科研项目1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4个、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及专业群6个、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河南省特色专业6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9位、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学校坚持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不断加大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建设,拥有一批技术领先、满足教学科研的校内外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有各类实验实训室223个,拥有综合实训大楼2栋,还开辟了双汇集团、南街村集团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百个。学校还建立有国家级食品生物实训基地、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河南省装配式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基地、数控加工技术中心、休闲食品加工技术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食品产业发展服务平台、漯河市食品研究所、漯河市智能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漯河市塑料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实训基地和科研机构。 学校利用资源优势,设立了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中心、河南省建设行业培训机构、漯河市旅游培训中心、漯河市外语师资培训中心等面向社会的服务机构,主动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技术服务,扎实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学校牵头成立了漯河市职业教育集团、河南省服装职业教育集团、河南省轻工纺织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其中,河南省轻工纺织骨干职业教育集团为省级骨干职业教育集团。学院坚持“创新、竞争、发展”的办学理念和“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办学指导思想,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指导,大力推行“项目载体、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不断深化订单培养、工学交替、校企融合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毕业生就业率年均达92%以上,就业工作连续多年位于全省同类院校领先地位,连年荣获“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多次荣获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等称号。 学校始终以学生为本,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成才环境。积极实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的育人格局,构建“大思政、大学工”的学生德育工作体系,认真打造学生工作品牌。学校构建有完善的“奖、贷、助、补、减、免、勤、缓”等学生资助体系,开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求学的“绿色通道”。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 学校注重打造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创办了拥有国内统一刊号的《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和《漯河职院报》,创办有官方网站、微官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数十个,成立各种学生社团30多个,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校倾心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校园励志人物、校园微电影大赛、心理健康教育和最后一课感恩教育品牌等校园文化品牌,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的前列。“打造校园‘微电影’领军品牌,全面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项目喜获第九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以立德树人为主线,创新德育工作新平台,打造校园微电影网络文化品牌”入选全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精品项目。以国旗护卫队的先进事迹打造的爱国主义教育校园文化品牌——“红色校园文化”先锋队先后荣获2016年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河南省优秀大学生群体”荣誉称号,同时在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案例征集评选中脱颖而出。 学校重视技能培养,师生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并在各级专业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我校参加了2022年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荣获“优秀组织奖”,“服装设计与工艺”2个参赛团队、“汽车技术”“机器视觉系统应用”参赛团队获得一等奖;2023年5月,我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服装创意设计与工艺”赛项,荣获团体二等奖,这是河南省在该赛项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取得的最好成绩。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新时代职业教育,围绕建设成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开放办学、奋勇前进,为服务地方经济、民族复兴重任,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新乡工程学院
学校介绍 新乡工程学院(原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创建于2003年,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益性本科高等学校,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2021年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转设更名为新乡工程学院。 学校地处中原名城新乡市新飞大道南段777号,现有南、北两个校区,规划占地面积1500亩,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总投资33亿元,按照国内一流校园标准高质量建设,为河南省重点建设工程,全部建成后可容纳3万余名学生。 学校以理工科见长,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九大学科门类互相渗透、协调发展,设有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等13个教学学院。现有本科专业45个,专科专业10个,其中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2023-2027年)3个;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河南省民办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建设资助项目”3个;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特色产业、行业学院”2个,市厅级科技创新平台5个。 学校不断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建有生化类、食工类、机械工程类、电气工程类、经济管理类、艺术设计类以及公共计算机室、外语语音室等108个实验实训室,实验室设备齐全,利用率高,为本科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建有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86个,校外社会实践、社科教育基地58个,积极拓宽学生实习实践渠道与方式。校园配套设施完善,建有图书馆、标准化运动场(国家二级)、省级标准化餐厅、宿舍楼等,满足在校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需求。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紧紧围绕“人才强校”战略,通过加大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学历结构高层化、年龄结构年轻化、学缘结构多元化、能力结构完备化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保障。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400人。近年来,学校已有70余名教师被授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教育管理人才”“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个人”“河南省文明教师”等荣誉称号。 学校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遵循“让家长放心、使社会认可、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培养理念,狠抓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近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比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80余项,省级奖项500余项;学校考研率也持续稳定在较高水平,领先省内同类高校,2023届四年制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过线率达32%,考研录取率达23%,涌现考研“明星宿舍”10个,考研“明星班级”18个。 学校秉持开放办学的理念,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已与法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提供学生交换、学分互认、国际本科、本硕直读等多样化的学习交流项目,受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嘉华世达国际教育全程监管、指导、服务,为学子打造了安全、便捷的海外学习交流平台,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采取校院两级领导访企拓岗、高质量实习带动就业、线上+线下招聘会齐发力、基层项目引路促进就业、鼓励创新创业等多种举措,全方位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保持在95%以上,位居同类院校前列。建校以来,累计向社会输送了4万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部分毕业生已成长为党政机关、科研院所、教育战线、企业一线上的业务骨干,为我国尤其是河南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近年来,学校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声誉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学校先后获得“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优秀民办高校”“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民办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五四红旗团委”“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志愿者最佳合作单位”等荣誉称号。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将全面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我校第一次党代会确立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发展、开放兴校”战略,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更加饱满的进取精神和更加蓬勃的昂扬斗志,凝心聚力,克难攻坚,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学校介绍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原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位于享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记忆遗产三项桂冠的云南省丽江市。 学校创办于2001年,是国家教育部2004年首批确认的办学特色鲜明的独立学院。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于2021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是云南省凭实力首批转设的两所高校之一。在“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我校位列全国综合类民办高校第39名,居云南省同类院校第1名。 学校拥有占地1528亩的独立校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亿元,馆藏图书202.67万册。体育文化设施完备,后勤服务设施功能齐全,拥有云南省高校中唯一的占地2万平方米的高尔夫球练习场。校园环境优美典雅,入选教育部评选的全国大学生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高校,校园建筑获得国家建设部建筑设计银奖、“建国60周年建筑创作大奖”和“云南省园林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按国家计划面向全国统一招生,培养适应行业岗位需要、理论基础扎实、专业和实践能力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医学、教育学8个学科门类,40个本科专业和6个专科专业;其中酒店管理专业是云南省同类高校中唯一一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旅游管理2个专业为云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设有9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生源涵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近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云南省外全国各地;已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5万余名本科毕业生,近五年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一批又一批学生远赴美国、法国、德国、泰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留学或参与对外交流合作项目。 2018年被授予第一届“云南省文明校园”荣誉称号,是云南省获得该荣誉称号的唯一一所独立学院。2019年被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委政法委、云南省公安厅联合发文命名为“云南省平安校园”,是全省高校中获此殊荣的唯一一所独立学院。2020年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国赛“先进集体奖”和红旅赛道金奖,是云南省唯一一所获得此项殊荣的高校。学校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2022年唯一获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考核“优秀”的民办高校。2023年,学校3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在近六届云南省高校教师教学大赛中,共有2个教学团队6人次获得特等奖、8个教学团队15人次获得一等奖,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排名第一。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独立设置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集文、理、经、管等学科为一体的省属优质高职学院。 学院被教育部等六部委列为数控加工技术领域、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领域两个方面的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产业部在我院设立了全国电子信息产业高新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有贵州大数据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贵州省职业院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等;先后获得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贵州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贵州省信息产业‘十五’先进单位”“贵州省绿化先进单位”“贵州省高等学校优美校园”“贵州省省直机关文明单位”“贵州省学校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2003年,在省内第一家通过国家高职高专办学水平评估,是贵州省首批“工学结合”试点职业院校,2011年建成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2017年立项建设贵州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2019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2020年荣获“全省文明校园”称号。 学院新校区位于贵州省凯里市高铁经济圈,占地1615余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老校区位于凯里市城区,占地面积40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1000余名,设有40个专业,教职工517人,其中专任教师427人,教授、副教授105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占比达69%,师资力量十分雄厚。固定资产总值近2.88亿元,教学设备总值近2.2亿元,拥有机电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汽车维修等实训中心,有金工、模具、CAD、数字电路、电子测量、网络技术等60余个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校外实训基地115个,图书馆藏书60万余册。学院设有“八系一部”(智能制造与装备系、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系、信息与智能电子系、数字商贸系、传媒与设计系、电力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教学部>)等教学部门。2016年-2018年学院获得贵州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立项(27项):省级骨干专业建设项目5个、省级重点专业群建设项目3个、省级“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2个、省级职教名师5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开放实训基地2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1个。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院获奖数量排名全国第17名,信息化教学大赛荣获全国一等奖,实现了我省在此赛项一等奖“零的突破”。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院获奖数排名全国第19名,获得国赛一等奖2项,是贵州省2018年唯一的两个国赛一等奖,连续两年排名全国高职院校前20强;在南非举行的2018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南非赛区)总决赛物联网赛项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荣获一等奖。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院获奖数排名全国第9名,贵州省排名第一名,学院荣获国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在2019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第二届数字化控制技术大赛、物联网技术与技能大赛国内赛暨国外赛区选拔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在第三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中,学院师生共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教师组获奖成绩全国排名第一,两位参赛教师被授予全国技能能手和青年岗位能手荣誉称号。在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国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学院获奖数排名全国第13名,获奖数量贵州第一。 学院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高技能人才,毕业生职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深受企业欢迎,形成了“就业兴——招生兴——学校兴”的良好发展态势。 因办学成绩突出。江泽民、胡启立、韦钰、全国十四个省市自治区政协主席等领导同志曾亲临学院视察指导,并对学院办学成果予以了充分肯定,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发展。经过47年的努力,学院已形成了校园优美,政通人和,事业兴旺的崭新局面,正朝着建设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学校介绍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地处渤海之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辽宁西部历史文化名城—锦州,是由锦州医科大学举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本科层次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99年7月原锦州医学院分院,是当时辽宁省9所高校举办的二级分院之一。2004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按照新机制、新模式改建为独立学院。2006年8月,伴随锦州医学院更名为辽宁医学院而更名为辽宁医学院医疗学院,2016年3月,伴随辽宁医学院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而更名为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学院立足辽宁,面向全国24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6000余人。设立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4个学位授予门类,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食品质量与安全、养老服务管理等13个本科专业,其中康复治疗学专业获批“2020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依托锦州医科大学雄厚的师资队伍和丰富的教育资源,采用新机制组建了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05人,其中教授41人,副教授64人。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157人。学院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实验教学条件优越,建立了解剖学实验中心、机能实验中心、化学实验中心、形态实验中心、口腔医学实验中心、护理学技能中心、临床医学技能中心、康复医学实验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等综合实验教学中心;在北京、上海、沈阳、长春、哈尔滨、锦州、大连、丹东、盘锦、葫芦岛、朝阳、阜新等省内外城市建立了40余家高水平教学实习基地,其中有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厚德修身 精术济世”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作风正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努力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积极搭建毕业生就业平台,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多年来,学院已培养了一大批品学兼优、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目前,我院在锦州滨海新区龙栖湾一座占地443亩、总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滨海新校园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即将投入使用,届时,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将以更加崭新的面貌迎接美好的未来。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海滨之城——山东威海,是一所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总体要求,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开放活校”四大发展战略,着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以高质量发展稳步向建设“双高”院校目标迈进。 加强党建引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时刻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批示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对标对表,以实际行动自觉拥护“两个确立”,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把管党治党与办学治校、改革发展、安全稳定等中心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扎实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增强思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着力构筑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持续深化党支部规范提升行动,全院现有21个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率100%,获评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山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山东省教育系统党建先锋岗1个,威海市教育系统五星级党支部4个。 服务现代海洋产业,打造特色高水平专业群。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打造水产养殖技术、海洋健康食品、药品与医疗器械、船舶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物联网、国际邮轮乘务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子商务技术8大专业群,建有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深化“专业群+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群两群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双创引领”、“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蓝色海洋文化三化塑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项目教学、成果导向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注重提升学生职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荣获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9项、省级奖项753项。 搭建成长平台,推进“名师工程”。实施教师成长工程,制定了新入职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专家5个阶段“阶梯式”发展标准,搭建教师专业成长平台,建设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流动站)38个,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平均年龄35岁左右,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81.6%。加强名师引领工程,拥有4名二级教授、9名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技术能手、1名山东省技术技能大师、1名山东省青年技能名师、1名齐鲁首席技师、6名山东省技术能手、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获批建设4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通过名师引领提升师资队伍整体专业水平。 设施设备先进,办学条件一流。设有航海模拟实训室、轮机模拟实训室、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基地、微藻饵料藻种培养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现代海洋协同创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纳入教育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管理,中德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被评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单位,海洋装备与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被评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公共实训基地。图书馆、体育馆、报告厅设施设备配备齐全,功能先进,为学生丰富知识、增长见识、锻炼体魄搭建了平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健康行动,荣获“山东省绿色学校”。 打造科研平台,增强服务能力。高效运行“山东省船舶控制工程与智能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船舶智能装置与系统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海洋经济藻类资源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高技术船舶控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21个省、市级科研平台、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各种专利、项目研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威海市碳汇渔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等研究成果被市委采纳;国家级教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在全国高职院校中位居第25名;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数,登记软件著作权数,分别在中国高职院校科研与社会服务竞争力、课题竞争力、科技创新活力、发明专利授权排行榜中位列第105名、第65名、第38名、第29名。成立了“威海市海洋生物健康促进中心”,构建科学规范的海洋生物疫病防控体系,为区域海洋经济创新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施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对全市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继续教育网络在线培训服务,积极发挥作为“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威海市技能鉴定所”等培训基地和鉴定机构的职能,开展各类实用人才培训和技能鉴定,被评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单”。积极赋能乡村振兴,建立乡村振兴项目库282项,形成30个项目清单,《绿色创新,赋能海洋蓝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案例获评全国教育赋能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被授予“乡村振兴电商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暨村村播工程示范校”,荣获2023年度“电商助力乡村振兴先进单位”。 狠抓质量工程,加快信息化建设。全力推进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的质量保证机制,实施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管理,成为山东省第一批内部质保体系诊改工作实施方案审核通过的高职院校之一。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基础建设、精品共享课程资源库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建设,成立“山东省移动云教学大数据研究中心”,利用好蓝墨云班课等数据平台,拓展网络学习空间应用的广度与深度,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学习体系;以数字化为契机,不断重塑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管理方式,打造数字化智慧校园;与中国电子集团、中国电信等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合作与研究,推进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被山东省教育厅确定为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智慧校园50强”、“全国智慧校园示范高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单位。 重视创新创业,夯实就业保障。建设运营1万平方米的“大学生双创孵化基地”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和省级众创空间,打造了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高校为依托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创业校企合作模式。已在孵企业190余家,大学生创业项目荣获2018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荣获山东省首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奖”,大学生双创协会蝉联两届全国百强创业社团,荣获全国大学生微创业行动优秀组织奖,学院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被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授予“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典型案例学校”、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双创100强”,获评金平果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100强”,入选山东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典型案例,校友宋希尧荣获“山东优秀大学生创业者”称号。 坚持立德树人,提升学生素养。加快“3+4+5”大思政格局的构建与实践,打造全环境立德树人“生态圈”。以“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与蓝色海洋文化”三种文化为教育核心,明德文化中心开设文化公共选修课206门,通过传统文化熏陶、职业发展规划、社团活动开展等,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拼搏精神、团队意识、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我发展的方向和兴趣,为人生的长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能量,被团中央授予“‘青年之声’国学教育示范基地”,获批威海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三化”育人项目入选山东教育展示传播“品牌系列”,思政育人经验做法被《光明日报》、《大众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重点报道,被山东省教育厅《教育工作简报》专版刊登,关工委工作在全省做经验交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连续两年荣获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评价平均分榜单全国第一。推进五育创新发展,215名学生成为“齐鲁工匠后备人才”,2个常态化实践项目荣获山东省志愿服务大赛铜奖,1名同学入选全国大学生西部计划。 校政企多方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成立了由政府、学院、园区和产业龙头企业共同组成的理事会,构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新机制;作为理事单位牵头成立了海洋生物与健康食品、数字经济等2个省级职业教育集团,开展集团化办学;与南京55所、新迈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实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与威海紫光生物、家家悦集团、成山集团、三星重工等合作建立“订单班”;与威高集团、京东集团、亚马逊AWS、共好未来(北京)科技有限分公司等共建7个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与南京五十五所、那香海酒店共建混合所有制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等合作共建实验实训室,与百步亭船业有限公司合作建造“海院号”综合实训船;与迪沙药业等400多家企业进行深入的校企合作,促进了教育、人才、产业和创新“四链”有机衔接;与威海市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牵头共建“威海海洋高新技术产教联合体”,入选山东省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是目前全市唯一一个省级市域产教联合体,产教融合案例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入选山东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入选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金平果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100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合作院校”,被授予“山东省校企合作先进单位”。 注重对外交流,加强境内外合作。建成工信部中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当选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联盟中方理事会常务副理事单位、中德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合作示范项目、中德职业技术教育网对德合作试点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是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高职教育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和辽宁省高职教育“兴辽卓越”学校建设单位。学校始建于1951年,时名东北交通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交通专门学校,为新中国交通事业和抗美援朝后勤保障做出了突出贡献。1954年更名为交通部沈阳公路工程学校,1958年升格为辽宁交通学院,1973年更名为辽宁交通学校,1982年更名为辽宁交通工程学校,1985年更名为辽宁省公路专科学校,1991年更名为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一、办学条件 学校位于沈阳市。占地60万平方米(900亩),建筑面积30.4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3亿元,固定资产13.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75.3万册。现有校内实训室120个、校外实训基地138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2个。 二、师资情况 全校教职工总数667人,其中专任教师492人,正高级职称86人、副高级职称164人,博士42人,其中博士后4人、硕士467人。 现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育先进集体2个、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黄炎培优秀学校奖1个,全国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辽宁省职业院校“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省级教学名师16人、专业带头人11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8人。 三、人才培养 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专科在校生13268人,开设招生专业45个。其中,数控技术专业为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群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另有省级“兴辽卓越”高职专业群6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示范专业7个、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示范专业2个。近五年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7项、省级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级技能大赛奖项83项。 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入选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24部,入选数量全省第一、全国第五。近五年培养毕业生17570名,平均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97.81%,平均在辽就业率83.21%。学校获评辽宁省“三全育人”示范校、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全国高校首批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和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院校。 四、社会服务 近五年学校获批发明专利授权10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429项。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项,发表SCI、EI、中文核心等高水平学术论文51篇,服务企业横向课题100项。面向交通行业和华晨宝马、沈阳地铁等区域重点企业职工培训、全国职业院校师资培训和社会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等年平均20000人次以上。 拥有交通部综合甲级资质的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中心、辽宁省桥梁安全重点实验室、省级道桥工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智能网联与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直接对行业企业技术服务年均金额3000万元。依托道桥专业群与企业共同研发的季冻区水泥混凝土快速修补、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于普通公路维修改造,年均为相关企业节约维修成本2000余万元。 五、办学特色 学校是具有交通特色、装备制造优势的综合性工科高职院校,形成了“学校资源与企业资源、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三个融合”的办学模式,“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校内培养与企业培养、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三个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技术过硬、身心健康”的人才培养标准,构建了“党建引领、德技并重、教管一体、文化育人”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录取分超过本科线,就业率连年全省第一,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95%以上、毕业三年后晋升率64%以上。省内交通建设、装备制造、汽车服务、物流等产业一线技术、管理骨干65%以上是学校毕业生,树立了“交专品牌”。 学校牵头组建了全国路桥职教集团、省汽车服务职教集团与交通运输业校企联盟,路桥职教集团入选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精准对接企业岗位需求,与中铁十九局、华晨宝马、沈阳地铁等27家单位共建订单(现代学徒制)班35个,与华为、新松、沈飞等知名企业共建了7个特色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新松机器人技术应用学院获评“兴辽产业学院”。 学校牵头成立了“东北三省一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紧密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携手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开启订单式来华留学教育,服务中国企业海外项目建设发展;在泰国罗勇府挂牌成立中泰师资培训基地,助推职业教育“走出去”,引领区域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 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职名校的发展目标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陕西省农业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和省部级重点中专陕西省林业学校合并升格组建,地处全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学校历史可以追溯到1934年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附设高职,建校89年以来,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5万余名,涌现了一批农业专家、全国技术能手和劳动模范,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县(区、局)长,被誉为地方县(区、局)长培养的“摇篮”。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高职教育第一梯队,是国家首批示范院校、陕西省一流学院、全国优质专科高职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双高”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了“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明德强能、言物行恒”的校训,确立了“以农为本、扎根陕西、服务西部、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办学定位和“德技并修、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为陕西乃至全国农林水行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南校区、西校区、北校区和滨河校区),占地3069亩,校舍建筑面积70.4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约14.8亿元,图书134.3万册,电子图书97万册。现有教职工1252名,三级以上教授11人、副高以上职称401名,硕士以上教师960人、“双师型”教师占比65.6%。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标兵7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劳动模范3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团队2个,教育部行指委副主任委员及委员12人;陕西省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25人,行业教学名师27人,陕西青年杰出人才3人,陕西省特殊贡献专家、陕西省劳动模范7人,陕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12名,陕西省科技特派员37人。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000余人。学校设有水利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药物与化工学院、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动物工程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旅游与管理学院、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课教学部等16个教学院部。开设农、林、水、建、理、工、管、经8大专业类群68个专业及方向,4个本科联办专业,有2个国家级、7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是全国唯一农林水牧专业最为齐全的职业院校。 学校坚持“德技并修、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理念,创新“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主持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6个;获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8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主编“十三五”“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36种,获首届国家教材奖2项;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9项,省赛金奖43项;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国赛获奖400多项,其中一等奖35项。拥有现代化生产性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基地220个,校外实训基地171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6个。 学校坚持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持续提升校企合作与科研服务水平。依托“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和“中国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两大平台,与省内外142个县(区)政府、2000余家企业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与31个县区签定了农业科技合作协议;建立14个企业(产业)学院,搭建了院士工作室2个,成立陕西职业教育乡村振兴研究院、小麦研究所、蜂产业研究院、北方草莓产业研发中心等“2院2室7中心”科技创新平台;成立“教授+”“博士+”工作室38个,组建乡村振兴科技服务团队38个,校政、校企共建校外产学研基地29个,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等省部级科技平台4个;先后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90项,获国省级科研推广成果奖32项,培育小麦、花椒、菊花、观赏桃、无花果、草莓、食用菌等新品种40项,培育的“武农”系列小麦优良品种在黄淮海流域累计推广9000余万亩,促进农民增收65亿元。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作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成员单位,招收来自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东盟等国家留学生,承担了上合国家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培训任务;建立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几内亚水利工程学院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古利斯坦国立大学现代农业学院2个海外分校;成立哈萨克斯坦“现代农业技术培训中心”和乌兹别克斯坦“现代农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共同培养国际农业、水利类技术人才。 立足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举校一致、戮力同心,以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杨职力量”,奋力谱写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大学”新篇章。 (数据更新至2023年10月) 主要荣誉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全国重点建设的31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全国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示范校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 ◇全国科教兴村计划工作先进单位 ◇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 ◇全国水利优质高职院校 ◇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工作先进集体 ◇全国健康学校 ◇首批50所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高校学籍管理先进单位 ◇教育部首批职业教育数字校园试点院校 ◇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 ◇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社会服务贡献50强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60强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发展指数100强 ◇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 ◇全国宏志助航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 ◇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 ◇陕西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 ◇陕西省文明校园 ◇陕西省平安校园 ◇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陕西省十佳诚信办学示范单位 ◇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陕西省“高本对接,联合办学”试点院校 ◇陕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陕西高校后勤保障工作先进学校 ◇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唐山市技师学院一体化管理,坐落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唐山曹妃甸。唐山市政府投资22亿元,代建“生态型、数字化、开放型、国际化”的新校园,占地面积1644亩,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 学院始建于1975年,其前身是河北省唐山市高级技校和唐山职工大学陶瓷分校,培养具有大专学历、高级职业资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40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需求和发展的观点看职教,以顽强和创新的精神办职教”的办学理念,秉承“负重奋进、执着创新”的办学精神,坚持“植根曹妃甸、服务新唐山,面向京津冀、辐射环渤海”的办学定位,相继整合兼并托管15个企业及学校,形成了“前校后厂、产学一体;贴近区域、开放办学”的特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连上省级重点技校、国家重点技校、河北省高级技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河北省示范高职院校、国家优秀骨干(示范)高职院校七个台阶,现在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河北省“双高”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数字校园实验校和全国国防教育特色校。学院被评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河北省先进集体、河北省文明单位、全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学院现有自动化工程、机械工程、管理工程、汽车工程、建筑化工、艺术设计、信息工程和学前教育8个系,开设46个专业,建有动车组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港口物流、工业机器人等央财支持国家重点专业11个。目前在校生近1.7万人。学院建有1个国家发改委公共实训中心、5个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6个国家行业企业培训中心,建有河北省高职唯一的示范院士工作站,建有快速制造应用技术等2个国家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级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和1个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学院与联想、西门子、中车等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工业机器人、动车组检修技术等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建有1个国家职业教育教育教学创新团队,有海外留学硕博高层次人才70余人,国务院及省政府特贴专家、省管专家、省市教学名师、省二、三层次人才和市十佳教师40多名。 学院牵头组建河北省曹妃甸工业职教集团,集团内有联想、西门子、中车、三友、唐山港等大型企业60多家,有爱尔兰、德国、美国等国教育机构参加。集团化办学模式被新华网报道誉为“唐山模式”。学院是首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在陶瓷设计与工艺、工业机器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3个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完善“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多方评价的双主体育人”机制,探索现代学徒制“唐山样本”。 学院与瑞士、爱尔兰、德国、美国、俄罗斯、新加坡等21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院校开展交流与合作,与爱尔兰、美国、瑞士等院校共建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陶瓷设计与工艺等专业。现有泰国、孟加拉、巴基斯坦、蒙古等留学生40多名。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45届世界技能大赛河北选拔赛等获一等奖多项。毕业生涌现出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务院特贴专家、河北技术状元、国家和省陶瓷艺术大师等。 学院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职教社理事长,河北省委书记、副省长、教育部副部长和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市长等领导来院考察调研,对办学优势和特色给予肯定。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光明网等媒体对学院办学成果进行了多次报道。集团化办学、中高职衔接、国际交流与合作、创新创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等成果在全国职业教育相关大会及国际会议上典型交流。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