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玉晶光电有限公司

关注
去评论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3.16
共19人评分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公司及产品、业务简介
玉晶光电成立于1990年,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1992年成立,近30年以来,为客户提供最优质光学镜头一直是公司使命。 玉晶光电是一家垂直整合的光学高科技企业,从光学设计到设备开发、从流程开发到批量生产,专注于全方位为客户提供各种光学镜头方... 全文
工商信息公示
登记状态:存续
公司全称: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曾用名:-
法人代表:陈天庆
成立时间:1992-12-03 注册资本:21370万美元
信用代码:91350200612012096B
参保人数:12172
注册地址: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路8号玉晶科技大厦
官网地址
客服电话
0592-6026011
企业性质:国企、私企还是外企
台资企业
是世界/中国500强吗?
是上市公司吗?
玉晶光电是台湾上市公司
总部地址
厦门火炬高新区创新路8号玉晶科技大厦
相关公司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
学校介绍 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的独立学院。学院坐落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新城,校园环境幽雅,基础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办学条件优良。 冀唐学院依托华北理工大学的综合办学优势,贯彻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传承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护理学、医学影像技术、药学、英语、法学8个专业,学科涉及医、理、文、法四个学科门类,有本科在校生近六千人。 2021年4月26日,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正式发布“2021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在独立学院排名中,冀唐学院由2020年的第15位跃升至第7位,成功入选独立学院全国十强! 学院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度重视学生的实习工作,不断加强实习基地和全程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目前已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五二医院等8所承担临床教学全过程的教学基地,并建设了包括北京航空总医院、天津第一中心医院、西安交大附属医院、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等多家国内知名医院的55个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创造了高层次、高水平的学习实践平台。 植根沃土、面向未来,在唐山市政府与华北理工大学“校城融合”的发展机遇下,冀唐学院将继续坚持“健康学院、智慧学院、融合学院”三位一体的发展目标,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雄厚的师资力量、良好的办学条件、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迎接祖国各地的莘莘学子共创盛业,以国内一流独立学院的新起点继续前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辽宁何氏医学院
学校介绍 始建于1999年的辽宁何氏医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由归国医学博士何伟教授创办的高校,位于沈阳市棋盘山风景区。学校以“梦想、感恩、学问、坚毅、结果”为校训,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发挥“医、教、研、产” 一体化平台优势,培养具备理性思维、独立人格、创新精神、知行合一的民族复兴人。 学校以抗衰老技术为品牌引领、以大健康产业市场为就业导向,致力于建设成为研究型、应用型、创业型相融合的新型应用型大学。目前开设24个本科专业、8个高职专业和6个留学生专业,涵盖医学、工学、艺术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六大学科门类,并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东北大学等院校合作,联合开展研究生教育。目前拥有学生约2万人,来自国内24个省市以及国外14个国家。 学校聘请近百位国际知名学者和两院院士为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名誉院长,聘任著名科学家为学科带头人,建立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实验室、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卫健委防盲治盲培训基地、眼基因库等,创新药物产业学院及视觉科学产业学院被辽宁省教育厅认定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现代产业学院,眼视光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同时,我校与国外多所大学和机构长期深度合作,与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日本九州大学、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韩国信韩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院校进行校际联合研究及交流合作。 我校位于国家教育部、工信部等九部委提出建设的光明小镇中心。这里的10余家研究院所和30余家创业公司,与学校多家临床教学实习医院一起,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创办于1950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改制升格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西北地区首家由教育部批准改制升格的高职学校。2010年1月,与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8万余名,为陕西乃至全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5年学校在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1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跻身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并入选教育部、财政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A档(全国前十),2022年入选陕西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A档),2005、2014年连续两届荣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全国高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教育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教育部“混合式教学试点”单位、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建设单位、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中国工业优秀单位、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中国职业教育就业百强、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建设全国50所典型院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教学资源50强、教学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实习管理50强、产教融合50强、陕西省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工匠学院、陕西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先进单位、陕西“大思政课”建设均衡发展示范高校、陕西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创新联盟、陕西省第二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陕西高校思政课省级名师工作室、陕西省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优秀单位、陕西省首批示范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党委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基层党委”,院团委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现是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单位、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全国机械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校长联席会议主席团成员单位、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联盟执行理事长单位、世界职教院校联盟正式会员、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附设单位、国家信息化建设试点学校、中国机械政研会常务理事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服务外包产教联盟”会员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百万千项目”院校。 学校地处中国第一帝都、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咸阳市区,坐拥渭城校区、经开校区两大校区,东临省会西安,北邻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校内建有215个门类齐全、设备优良的实训基地和工程训练中心,其中有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央财支持实训基地、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等国家级实训基地18个,省级实训基地8个,先进制造精雕产业学院1个,5G+材料成型产业学院1个。图书馆现有渭城校区馆和经开校区馆两座馆舍,拥有读者座位5000余席,涵盖学校各学科门类、多载体、适应高校教学与科研需要的藏书232万余册,建设有CNKI中国知网、读秀、电子图书类等20余种数据库,形成了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文献资源保障中心。校园网出口带宽3.5G,教学区和办公区无线网覆盖,涵盖“一卡通”管理系统、数字化校园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档案信息化系统、学生职业资格证书库等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智慧校园管理平台运行有序,逐步实现先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管理和服务融合发展的智慧高校。建有文体中心、羽毛球馆、乒乓球馆、400m标准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等体育场馆;拥有新教学楼、新型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等完善的基础设施。 学校现有教授86人(二级教授7人、三级教授10人)、副高职称以上46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3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院士工作站(室)2个,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5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21人,省级教学团队9个、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省级师德先进个人3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技术能手5人,省级高校思政课省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高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多人入围教育部和陕西省高职教育专家库,1人当选国家督学、23人担任全国行指委主任委员、委员。 学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近年来,教师公开发表各类教科研论文6009篇,其中核心期刊3546篇,被SCI、EI等收录166篇;承担国家、省(部)、市级及各类科研项目及横向项目等569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183项,专利转化许可78项;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省高校科学技术奖16项,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奖3项,厅局级科研进步奖7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工信部发布国家机械行业标准3项(机床标准)、行业团体标准4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4个,陕西省级“四主体一联合”校企联合研究中心1个,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陕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1个,陕西省未来产业创新研究院1个,咸阳市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3个,院士工作站(室)3个,特色产业专家工作站2个,校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14个;厅局级以上科研创新团队3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特等奖7项、一等奖10项、二等奖16项;国家教指委教学成果或科学研究成果共计37项;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业务能力大赛累计获奖139项。 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航空工程学院、财经与旅游学院、商贸与流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化工与纺织服装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公共课教学部、体育部、美育部等16个教学院部。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制图员考试考点等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认证机构,形成了以大专层次全日制高职教育为主,融以职教本科、成人教育、短期培训和技能培训鉴定相结合的办学格局。专业设置立足产业急需,涵盖装备制造、电子电气、工程材料、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公共事业、物流管理、工民建筑、纺织染化、服装艺术等十大职业门类74个专业及方向,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经、管、文、外、艺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其中教育部精品专业1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教改试点专业2个、国家示范专业5个、国家级骨干专业12个、全国机械行业技能人才培养特色专业3个、全国机械行业创新建设专业1个、央财支持建设提升产业服务能力项目专业2个、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1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立项建设省级一流专业7个、一流培育专业13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2门,省级2门;主持专业类及专业教学标准研制17项,参与专业教学标准研制25项,3个专业的岗位职业标准成为全国行业标准,主持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参与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0个、主持省级专业资源库2个;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3门、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教指委精品课程7门、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0门,国家规划教材和全国机械职业教育优质教材58本、省级优秀教材17本。 学校秉承“明德、笃学、精艺、强身”的校训,倾力“办有灵魂的教育,建有品位的学校,创有境界的文化、育有底气的人才”。紧紧围绕陕西支柱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瞄准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成才目标开展人才培养。充分依托牵头组建的“全国机械行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职业教育集团”“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校企协同育人战略联盟”和院内实验实训基地、技术训练中心,携手省内外百余家国家级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构筑起“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校外实训基地”三级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基础训练—仿真锻炼—实际操练”三层递进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大力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繁荣校园文化,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持续推进各项竞赛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省级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各类技能竞赛获奖累计1782项,其中国家级技能大赛等奖项579项;获得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国家级二等奖1项、优秀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荣获国家级、省级校园文化艺术奖39项。 学校重视学生就业工作,构建起了遍布全国的毕业生就业网络。定期举办校内“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就业洽谈会,为毕业生就业搭建便捷平台。依凭厚实的行业基础,学校与国内586余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固的用人合作关系,牵头成立了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辽宁传媒学院
学校介绍 学校始建于1991年,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辽宁传媒学院。学校位于辽宁省省会沈阳市,是东北地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主要培养传媒艺术类应用型人才的本科院校。 教学条件。学校现有南、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1万平方米。是一所建筑恢弘大气、环境优雅宜人、教学功能完备、生活布局合理的现代化花园式大学。建有400米标准跑道体育场2个,座位9000余个;体育馆2座,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座位4500余个;图书馆2座,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阅览座位2500个,馆藏纸质图书100余万册,中文镜像电子图书27万种,电子图书135万种,并配有中国知网、读秀学术搜索等多种数据库资源。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辽宁省平安校园”,餐饮中心被评为沈阳市A级食堂。 学校全力推进数字化、信息化校园建设,建有智慧教室60余间、计算机渲染工作站20余间以及设施国内一流的省级卫视台实景演播厅、虚拟演播厅、融媒体中心等各类现代化的实践场所73个,建有功能多样、设施设备一流、能容纳1000余人的大型实验剧场。一流的软硬件设备设施,为学生成功实现梦想提供强有力支撑。 师资队伍。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逐步建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的高素质、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635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省部级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1%,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比74.2%。 人才培养。学校牢固树立“地方性、应用型、以传媒艺术类为主的多科性本科院校”的办学类型定位,大力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2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开展了校企合作,是辽宁省文化产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变试点高校。学校设立11个二级学院(部),面向文化与传媒、广播与影视、艺术与设计、信息与传播等四大领域,开设36个本科专业。 学校致力于培养爱党爱国,具有较高文学艺术素养与较强信息技术能力以及“自强不息、务实严谨、高效创新、追求卓越”精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传媒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共计获奖3626项,其中包括辽宁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中国•丽水摄影节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金奖、国际大学生雪雕大赛一等奖、美国戴维斯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等众多国内外知名奖项。 “政产学研用”合作。学校始终坚持“政产学研用”合作共建,以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助力文化传播,先后获批辽宁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沈阳市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并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主持完成“辽瓷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师生共同完成中国锡伯族博物馆数字化升级改建、沈阳市非遗数字博物馆建设、沈阳市百个口袋公园设计、沈阳地铁车厢装饰设计、国家反诈动画宣传片创作、《春来雁北归》等城市文化微电影创作拍摄等多项科技转化及社会服务项目。 国际教育。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化发展,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韩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知名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注重培养国际化人才。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项。 办学成就。学校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均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列。近三年,报到率分别为93%、91.3%、93.5%。毕业生就业始终保持良好态势,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专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居于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多次被上级部门评为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麦可思报告》评价我校为辽宁省培养了较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文化、信息技术等相关领域提供了较多的人力支撑,较好地服务了区域经济发展。毕业生以“素质高、接地气、上手快、能力强”的特点,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 学校现有教育部“双万计划”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5个,校级一流本科专业13个;建设了省级一流课程43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 学校矢志践行“为国家培养人才,为行业输送精英”的办学使命及“志存高远,德能日进”的校训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坚定走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之路,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水平,探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学校介绍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中国一汽建立的长春汽车技术学校,1979年开办全日制专科教育,2009年由中国一汽划归长春市政府管理。学校2009年成为国家首批高职示范院校,2019年进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行列。是中国第一所专门为汽车工业培养人才的学校,全国唯一一所面向汽车全产业链办学的专科学校,为中国成为汽车强国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被誉为“中国汽车人才摇篮”。 学校位于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近万人。拥有专任教师526人,硕博学历以上教师412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4人,吉林省长白山技能名师19名,省教学名师3名,具有国际企业认证资质的教师287人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70%以上,聘请大国工匠、技术能手等企业兼职教师245人。学校获国家教学成果奖3项,师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0余项。教学设备设施先进,建有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车路协同、汽车营销服务等实习实训基地170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2亿元。学校共开设35个专业,其中5个国家级示范(骨干)专业、8个省级示范(高水平)专业。 学校先后与一汽-大众、吉利汽车和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800多家中外企业开展定制培养,开办近60个高端品牌合作项目,专业校企合作覆盖率100%,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学校形成中外融通人才培养特色,入选首批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成员单位,获评中德先进职业教育示范中心,国际化办学成效斐然,有一大批毕业生走出国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汽车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学校培养的近20万名毕业生已经成为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优秀人才,其中,王洪军、齐嵩宇2名毕业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中国一线工人首次获此殊荣;李凯军、金涛、杨永修等一大批毕业生成为行业企业的精英、技术技能拔尖人才,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专业对口率高、就业质量高、企业满意度高。 学校是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机械工业新能源汽车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全国首批机械行业服务先进制造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高教强省高职龙头学校、吉林省首批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校,先后获国家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中国最具社会影响力院校等荣誉称号。 经过七十年发展,学校已真正成为方向把得准、前沿上得去、地方衔接紧、企业离不开、学生有发展、国际叫得响的优质高职高专院校。面向未来,学校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一汽“一定要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的殷切嘱托,牢记“中国汽车人才摇篮”的责任使命,坚定扛起振兴民族汽车品牌发展大旗,深入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一流职业本科院校建设,大力培育新时代“红旗工匠”,全面助力中国一汽创建世界一流企业、长春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汽车城,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再立新功!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贵州黔南经济学院
学校介绍 贵州黔南经济学院前身为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于2001年经贵州省教育厅同意成立,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2004年经教育部确认,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获得办学许可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本科学校。2014年4月16日,贵州财经大学根据教育部和贵州省教育厅的相关规定,规范独立学院办学,并在黔南州惠水县建立新校区,2014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2021年5月31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同意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转设为贵州黔南经济学院的函》(教发函〔2021〕75号),正式批准贵州财经大学商务学院转设为贵州黔南经济学院。 学校占地总面积近1400余亩,总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纸质图书90余万册,电子图书150余万册,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学校下设金融、会计、管理、信息、文法、马克思主义等六个学院 ,开设有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汉语言文学、法学等31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等5个学科门类,其中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两万余人。学校拥有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满足教学需要的高素质专兼职教师队伍,截至目前,共有专职教师800余人。 学校依法办学治校,严格遵循教育规律,面向社会需求,优化结构布局,提升教学质量,着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较强动手能力,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以经济管理为主的应用型人才,即“两有一强”人才。学校历经二十余载风雨,秉承使命,砥砺奋进,以“富民兴黔”为己任,为社会输送了5万余名优秀人才,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贵州黔南经济学院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上善若水,博学明德”的校训,以学生为本,以教育教学工作为核心,落实学院“一个主基调,两个大提升,三个强打造,四个新维度”,加快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西部知名、全国有影响、经管特色鲜明、商科优势突出、服务民族经济的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学院。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创建于1959年,是一所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地处上海市“五大新城”、有“国际汽车城”之称的嘉定城区,是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绿色学校”。2016年以“优秀”等第通过上海市特色高等职业院校验收,同时也是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2021年成功入选上海市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双高”建设单位。2022年被吸纳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社会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 学校秉持“科技引领,工科立校”的办学定位,实施“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专业设置紧扣上海经济社会需求,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民生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了以工科专业群为主体,商贸、人文艺术专业群为两翼的专业布局。学校设有25个专业,其中5个上海市重点专业、3个上海市一流专业(群)。目前已拥有18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0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多项市教育科研成果奖及教学名师和教学创新团队。 学校以“立德博雅,尚实知行”为校训,6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人文情怀、实践能力并能应对未来挑战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全日制在校生6500余人,学校培养的学生一直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 近年来,学校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技能型高等院校,牵手世界级头部企业,高水平践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法国施耐德电气绿色低碳产教融合项目、德国Priminer(上海)技术中心等相继在科院校园落地,腾讯云人工智能产业学院、百度Apollo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项目已全面启动;聚焦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需求,开展“五双”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的现代学徒制具体实践,努力打造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的上海样板;紧扣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体系,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技术、物联网技术、新能源汽车、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等专业与专业群,与上海产业需求相适应,形成国内领先优势;作为唯一上海市高职院校,成功入选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首批成员单位,入选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工信部首批“产教融合专业合作建设试点单位”,并荣获“2022年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正在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是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总占地面积1500余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教职工千余人,其中博士、硕士585人,“双师型”教师442人;在校生近2万人;设有13个二级学院(部)、46个普通高职专业。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起源于1881年英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培真书院,几经变迁,1978年由山东益都师范学校改建为昌潍教师进修学院,开始举办高等专科教育,1983年改名为潍坊教育学院,1998年举办高职教育,由教师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型,2010年改名为潍坊工程职业学院。是全国定向培养军士院校、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节水型高校、山东省就业工作“绿灯”先进高校、科教兴潍先进单位、潍坊市文明校园。近年来,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做精做实、创业创造”的校训精神,突出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合力,开创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内涵建设。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全面实施专业升级改造工程,打造了新工科、新农科、新商科、新教育“四新”专业群,形成了以工程类专业为核心,适应区域产业分布形态的专业结构。拥有定向培养军士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2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技能型特色名校重点专业10个、省级优质校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潍坊市高水平专业群4个、市级特色品牌(重点)专业15个。“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试点专业3个,建成国家级课程13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获评国家级“十四五”规划教材4部、第二批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 建强师资队伍,提升育人水平。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建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3个、省级名师工作室6个、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2个、省高等学校新技术研发中心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5个,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拥有全国航空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省非遗年度人物1人、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级优秀教师14人、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5人、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1人、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5名、省职业教育青年专家10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技术能手4人;鸢都学者青年专家1人,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1名教师被中非职业联盟授予突出贡献奖。 深化综合改革,增强内生动力。积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以技能竞赛为抓手,以教育科研为动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理论实践研究课题2项,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人文交流经世项目”2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在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一等奖第二名,填补了该项赛事举办以来省一等奖空白。近三年,师生在全省技能大赛中获奖315项,其中一等奖37项;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20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国家级、省级科研立项及获奖151项,获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师生团队在2023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国际赛银牌。 推进产教融合,赋能地方发展。大力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产教高效融合,全力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成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重点实验室9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获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6项,建成省高等学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1个,荣获山东省社科普及先进单位。与华正检测共建食品药品分析检测中心,获批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成立5个职教集团,建成产业学院18个,牵头组建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2个、市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4个。2项案例入选全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优秀典型。校政企合作共建山东省首个非遗产业学院,获评全省“非遗进校园”典型案例。 激发办学活力,服务国家战略。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牵头成立潍坊乡村电商学院和山东省首家乡村建设工匠培训教育示范基地暨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学院。深化军校合作,牵头成立火箭军首个定向培养军士院校教育联盟,先后6次在火箭军、陆军军地联席会上作典型发言,先后承办火箭军军地联席会、火箭军首届电工电子技术大赛等多项活动,承办国家级技能大赛2项;现有陆军、火箭军在校军士1920人,10名军士生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累计为部队输送8届、2853名优秀军士。 面对新机遇、新任务、新挑战,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将认真落实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要求,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全力争创“双高”院校,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介绍 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38年的广西省立桂林师范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 传统,被誉为“桂北革命的摇篮”。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桂林师 范高等专科学校,实行自治区、市共建,以桂林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 坚定以培养优质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师资为主的办学方向,坚持做优教师 教育类专业,做大艺术类专业,做强应用型专业,形成了鲜明的教师教育 和艺术教育办学特色,设有10个教学院系和1个公共教学部,有5个专业 群、45个专业,面向全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全日制专科在校生11248人。 办学条件齐备优良。 校园占地面积1145.76亩,校舍总建筑面积36.95 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2.6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总值20032.8万元。校内有235个实验(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使用面积合 计5.72万平方米;校外建有实习实训基地176个,附属小学1所。现有教 学用计算机5688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20361个。馆藏中文纸质图书124.7万册,电子图书136.7万册。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67人,其中正高职称51人, 副高职称189人,高级职称人员占比36%;具有研究生学位496人(其中 博士18人),自治区级“双师型”教师266人,分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4.4% 和39.9%。有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 广西高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对象1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5人。 办学特色鲜明彰显。学校85年的发展历史积淀凝练了“走艺术兴学路, 创特色师范牌”的办学特色。 ——特色师范面向基层。 学校坚持“面向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服 务基础教育”的发展思路,以培养高素质师资为目标,创新师范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师范生实践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作为自治区示范性 教师教育基地、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法研究基地、广西小学全科教师教育协同 创新中心、桂林基础教育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 训计划项目实施学校、广西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培训基地、自治区职业教 育培训基地,已为社会培养、培训12万多名基础教育合格师资和各类应用 型人才,在桂林市中小学教师中,20%的正高职称教师、30%的特级教师、40%的基础教育学科带头人、50%的中小学校长为我校毕业生。 ——艺术兴学特色鲜明。 学校是“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现 有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学校学生于2016年参加央视端午特别节目“歌 从漓江来”并获好评;于2017年参演央视春晚桂林分会场的演出,获“中 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桂林分会场筹备工作优秀组织奖”;于 2018年,参 加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演出;学生艺术作品在第二届全国 高校大学生思政课艺术作品主题创作展中荣获二等奖、优秀奖各1项;在全 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1项;在广西第五、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33项。 教学水平稳步提升。 学校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评为“优 秀”学校,现有教学改革及质量工程建设主要成果66项。其中,通过教育 部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1个,获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 目1项,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骨干专业1个,中央 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中央财政 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项(示范课程 1 门、教学团队1个、教学名师8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职 业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自治 区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 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教师在全国职业 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科研实力不断增强。 学校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有自治区 工程研究中心1个(共建)。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27 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5项、市厅级项目151 项。获得专利授权338项、软件著作权391项。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792 余篇,其中SCI 收录56篇、 EI 收录24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2篇。 出版学术著作27部。全国美术作品展入选作品3件,广西艺术作品展入 选作品3件。学校学报荣获广西高校精品学报、第八届广西优秀期刊、第六届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 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创新创业等竞赛中获国家和自 治区级奖项192项。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 各类比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5项、优秀奖2 项;在广西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区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类竞赛中,获 自治区级一等奖125项、二等奖177项、三等奖288项、优秀奖5项。2021 年获广西高校大学生“党史知识大家答”暨“四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总 决赛第一名。学校已连续10年被评为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 国际交流开启新篇。 学校先后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乌克兰国立大学、 爱尔兰都柏林商学院、马来西亚世纪大学、泰国马哈沙拉堪皇家大学、韩国 白石大学等海外高校进行校际交流与合作,共同举办教学展示课、教学研讨 会、文化体验课等交流活动,联合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以德立校,以艺兴学”的办学理念,弘扬“忠 诚仁爱求真担当”的桂师精神,团结一致、砥砺前行,深化综合改革,坚 持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努力开创学校升本建院发展新局面,加快实现建 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师范院校的奋斗目标。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隶属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始建于1959年,前身为国家级重点中专四川省轻工业学校(四川省工艺美术学校),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高职学院。学校位于世界“三遗”名城都江堰市,是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四川省立项建设高水平高职院校、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轻工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事业单位脱贫攻坚“记大功”单位、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建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 学校占地800余亩,在校生1.1万余人,教职工640余人(加拿大博士后、德国机电工程博士、美籍博士各1人,教授42人、副教授128人,入选各级各类专家库百余人,在省级以上行业协会任职59人)。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1名,中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名,首届四川省“四有”好老师1名,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名,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3名。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全国思政课教学大赛、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奖项5项。建有四川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培育出国家级课程1门、省级课程12门。获评四川省职教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建成2门国家级、5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 学校设有轻工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智能制造与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都江堰电子商务学院、国际旅游与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基础教育部8个教学单位。食品生物专业群“全国一流、西部领先”,印刷专业群“西部领先”。食品生物技术、艺术设计两个专业群立项建设全省“A档”高水平专业群(全省高职共15个同档专业群),开办2个职教本科试点专业。学校共开设30多个专业,食品生物、产品艺术设计、工商企业管理为国家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电子商务、旅游管理、软件技术、印刷媒体技术、艺术设计为省级重点专业。 学校坚持绿色轻工办学特色,注重服务地方产业、整合地方资源,探索政行校企共建、产学研创并举的人才培养培训模式,不断增强职教核心竞争力。建有全国轻工联合会重点实验室1个,牵头成立的轻工职教集团获批国家级职教集团,孵化出四川省产教融合示范项目1个,形成1个国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建有四川工商-食研院食品饮料检测中心和金山HP成都大数据创新应用基地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与都江堰市政府、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中清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共建的都江堰电子商务学院支撑都江堰成为全国农村电商示范县,为当地及涉藏地区培训电商技能人才超万人次。全省唯一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基地、全国高校唯一Micro Focus授权软件测试培训认证中心、中国搪瓷行业唯一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印刷行业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国家工信部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高校双创特色训练基地、全省研学旅行实践营地落户学校。 学校近年来深入构建“12510”三全育人体系,初显成效。3支团队入选全国大中专院校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其中1支被团中央、教育部表彰为优秀团队。3名学生分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道德模范”“最美女大学生”荣誉。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7项,省级40余项;获“挑战杯”全国职业学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四川省金奖1项;1人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队。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化办学,与德、日、美等10余所海外院校开展交流合作。致力于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大力推广绿色轻工技术,吸引东南亚及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1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学生来校学习。 60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明德强技、行健精艺”校训,弘扬“负重自强、永争一流”精神,发扬“产教融合”优良办学传统,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累计培养各类建设人才7万余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为四川乃至全国轻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学校将加快“双高”建设、职教本科建设步伐,为建成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水平职业院校,为构建四川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