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炎焱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关注
去评论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3
共1人评分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公司及产品、业务简介
贵州炎焱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贵州省的建筑公司,以下是关于该公司的简要介绍: 1. 成立时间:贵州炎焱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XXXX年(具体年份不详)。 2. 经营范围:公司主要从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公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地... 全文
工商信息公示
登记状态:注销(2024-06-28)
公司全称:贵州炎焱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曾用名:-
法人代表:刘先全
成立时间:2017-06-23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信用代码:91520521MA6E4XBB2H
参保人数:0
注册地址: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猫场镇永乐村
官网地址
客服电话
17880995009
企业性质:国企、私企还是外企
贵州炎焱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是私企。
相关公司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
学校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是大连理工大学“一校、两地(大连市、盘锦市)、三区(大连凌水主校区、开发区校区、盘锦校区)”办学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大连理工大学与辽宁省盘锦市合作共建,于2012年12月30日获得教育部批复,并于2013年9月5日正式启用,由学校按照“统筹规划、错位发展、坚持标准、创新模式”的指导思想和“高起点、新模式、国际化、合作共建”的办学方针建设发展。校区办学定位是,打造国际化办学为主要特色的校区,成为学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服务国家战略、助力辽宁和东北振兴的重要支点,立足盘锦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 盘锦校区已建校园占地面积56.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3万平方米;现有各类编制教职工325人,其中教学科研专任教师159人,包括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3人,正高级职称28人,副高级职称99人;现有在校学生5769人,包括全日制本科生5146人,研究生623人;已毕业九届研究生、七届本科生。 盘锦校区以建设一流国际化校区为目标,紧密结合服务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和辽宁、盘锦产业发展需要,引进汇聚优质资源,重点发展化工、海洋、生命医药等特色学科方向及专业,打造国家及区域对外开放办学高地。大连理工大学在盘锦校区设立莱斯特国际学院、化工海洋与生命学院、商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四个学院,以及工业装备结构分析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工业生态和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室、分子识别与成像辽宁省重点实验室、辽东半岛河口-海岸带生态系统野外科学研究观测站实验中心等重要平台。校区深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余项,产出系列标志性成果——加氢催化制备高性能树脂和轻烃回收项目转化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冰区海洋工程结构相关成果填补了国际空白,柔性管道相关研究成果服务大国工程…… 盘锦校区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师生同欲,建设幸福大工。校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为学生提供一流育人环境。中外一流教师授课,“学院-书院”协同育人模式,丰富的高水平讲座、高雅艺术和智慧教室、智慧图书馆、运动场馆等一流的学习生活环境,保障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校区着力以“在地国际化”办学新范式培养学生国际视野,设有中英合作办学机构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以国际一流的全英语专业课教学环境和教学品质,培养国际化人才,本科毕业生八成左右进入国内外知名学府深造。 面向新征程,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正全面加强建设,主动融入新时代东北振兴,奋力谱写一流国际化校区建设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隶属福建省教育厅,1920年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创办,历经集美学校水产科、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校、集美水产专科学校和福建省集美水产学校(国家级重点中专)等办学阶段,为我国最早培养水产航海技术人才的摇篮之一。是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福建省文明校园、福建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福建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入选“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在百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以“诚毅”为校训,弘扬嘉庚精神,为国家和福建海洋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优秀校友遍及全国各地和世界五洲,在海内外享有广泛声誉。2000年4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为学校八十周年校庆题词“春风化雨 桃李满园”,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寄予厚望。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万鄂湘等国家、部、省领导先后来校考察调研,充分肯定学校建设成效。在2022年校友会艾瑞深全国高职院校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三类(行业类)高职院校第14位,排名蝉联福建省第一。   学校现有思明和翔安两个校区,占地710亩,总规划占地面积1000余亩,现有航海学院、海洋生物学院、海洋机电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国际商贸学院、海洋文化与旅游学院、公共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9个二级学院,开设航海技术、港口与航运管理、水产养殖、国际邮轮乘务管理等38个专业。在校学生1.2万人,非学历教育学生每年2万多人次。拥有省级教学团队“水产养殖技术专业团队”,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省优秀教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专业带头人13名,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7名。建有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等校内实训室及各种仿真实训室16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74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省级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2个。馆藏纸质图书57万册、电子图书65万种。   学校始终秉承行业办学传统,坚持服务海洋、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全面对接福建省海洋产业链构建“大海洋”特色专业体系。布局有海洋生物技术、海洋工程技术、港口物流、海洋信息技术、国际商贸、轮机工程技术和滨海旅游专业群等七大重点特色专业群。近年来,主持建设水产养殖技术、智能终端技术等2个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新增教育部认定的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共建“海洋科考安全综合技能培训基地”和“海洋生物产业化中试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荣获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二等奖4项。在2021-2022年“金平果”高职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学校渔业类专业位列全国第一;在专业排行榜上,水产养殖技术、学校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位列全国第一,港口与航运管理、船舶检验、集装箱运输管理、港口物流管理、环境评价与咨询服务、商检技术位列全国第五。   学校紧紧围绕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积极开展人才“供给侧”改革,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开展“现代学徒制”“二元制”“A+雏鹰计划”“协同创新班”等多种培养方式。坚持创新创业教育与技能竞赛双轮驱动,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占地7500平方米,是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厦门科技企业孵化器。近年来,学校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4项和最具人气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职业院校船舶与海洋工程装配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金工工艺项目全国第二名、撇缆操作项目全国第五名、航海院校组团体三等奖;全国职业院校大学生水产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等。   学校始终坚持“海纳百川、崇德尚匠、产教融合、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全力推进“亲近产业、融入企业”的产教深度融合办学模式。牵头组建福建海洋职业教育集团、福建省海洋行业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翔安区校企合作联盟。与厦门市翔安区、福州市罗源县、漳州市云霄县、华安县、厦门港口管理局等福建沿海县市、单位开展校地战略合作;与福建省远洋渔业促进会、福建水产学会、福建航海学会等省级行业组织开展校行企纵深合作;与厦门理工学院、宁德师范学院搭建校校合作平台。与国家渔业船舶检验局共建“渔业船舶验船师培训基地”,与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共同建设职业技能提升中心,与弘信创业工场联合创办柔性电子产业学院,与吉林工艺美术馆共建世界船模文化展览馆等。   学校注重技术技能积累,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是交通部海事局许可、国际海事组织(IMO)认可的海船船员培训机构,农业农村部第一批海洋渔业船员一级培训机构,农业农村部特有工种技能鉴定站,对台渔工基本技能培训机构,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大专学历教育承办院校。2017年新农学员陈志仁、李吉明荣获“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工程,实施对接国际海事公约组织标准的国际船员体系专业认证和IEET悉尼协议专业认证,推动人才培养国际化。聘请加拿大EdwardMcBean院士、肖惠宁院士等4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兼职或特聘教授;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华侨华人后裔留学生。获批“厦门金砖新工业能力提升培训基地”,智慧渔业应用技术人才培养项目获国家教育部批准为教育援外项目,与宏东渔业共建中国水产技术非洲教育培训中心,与台湾海洋大学、高雄科技大学、台北海洋科技大学等台湾地区涉海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师生互访等教育与学术交流。   学校重视大学精神与专业教育的互通互融。突出嘉庚精神、“诚毅”校训和海洋文化,构建学校精神体系,有效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建设有校主校史纪念馆、世界船模文化展览馆等,龙舟运动和帆船运动已经成为学校具有重要影响的特色育人成果,获评全国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龙舟运动示范基地。曾获中国龙舟拔河公开赛季军,中华龙舟大赛青少年男子组第四名、城市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冠军、中国杯帆船赛亚军、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Fareast28R组冠军、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帆船比赛大学组团体J80级别银牌等。   新百年,新使命,新征程。学校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谨记习近平总书记“春风化雨 桃李满园”的殷切嘱托,弘扬嘉庚精神,秉承“诚毅”校训,深化改革创新,突出开放融合,着力为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创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技能人才和社会培训、应用技术研发、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多样化社会服务,为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海洋职业大学,实现校主陈嘉庚先生“开拓海洋、挽回海权、培育专才”的建校初心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学院性质 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江西省唯一公办信息类专科层次普通高校。学校起源于1956年10月江西省气象局举办的气象干部培训班,1977年设立南昌气象学校,1980年学校归中国气象局管理,2000年划归江西省气象局管理,1994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中专。2002年南昌气象学校成为省内首批升格为大专层次的普通高校,并更名为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成为全国首批解放军定向直招士官试点院校。2021年与江西农业大学联合培养专升本学生。 办学理念 学院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秉承六十多年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特色立校,凝练形成了办学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方针,坚持“诚信、博学、创新、求实”的院训,坚持“育人为本,铸造精品”的办学理念,以及“文明、和谐、创业、奉献”的校风,“厚德、严谨、协作、躬行”的教风,“明理、勤奋、励志、践行”的学风。 学科设置 学院设7系1院,共开设33个面向市场需求的热门专业,2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其中软件技术专业被教育部、信息产业部等六部委确认为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软件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有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其中软件技术专业获批“江西省特色专业”财政支持项目。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青云谱校区和共青校区两个校区,共占地710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多人,教职员工500余人。其中15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80余人,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45.9%,有兼职教师200余人。现有省级教学团队3个,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2人。 国际交流 学院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加拿大社区学院、日内瓦WMO、韩国全州大学、韩国国立交通大学、西班牙卡塔赫纳理工大学等机构,在师资培训、互派学者、学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长期合作。 基础设施 学院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有各类实验、实训室73个,其中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等一批能与市场接轨的高水平的实训室;图书馆藏书40余万册,配有多个电子阅览室。学院拥有稳定高速的校园网,出口带宽充足,运行有学院网站及处系网站、数字教学资源库、教务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等信息应用系统。 近年来,学院又新建多栋教学楼、学生公寓、食堂等。校园全方位进行美化亮化改造,校园环境卫生常年保持良好状态。强化了食品卫生安全的量化分级管理,师生就餐环境和餐饮质量大为改善,并获得卫生部门表彰。实行了24小时值班巡逻,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院治安管理。 助学体系 学院建立院奖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助学体系。开辟“绿色通道”,帮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力求建设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着力改善校园硬环境,打造校园软环境。在美化、亮化、优化校园环境基础上,积极支持和引导全院大学生的社团活动,形成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学院现有体育类、艺术类、科技应用类等20多个学生社团,活动日益丰富。每年举办全院范围内的大学生社团文化节、社团文化巡礼周活动,文艺晚会和舞蹈、礼仪、歌手大赛等各类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科技与艺术节、社团文化节、职业生涯规划月、心理健康宣传月、读书节等活动成为学生展示才华、陶冶情操、全面提高能力和素质的平台。继续开展了青年志愿者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和赞誉。针对高职生成长发展的特点,通过知识传授和实践锻炼并重的方式,对学生责任意识、价值取向、职业规划、社交技能、管理知识、心理素质、品质意志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阶梯式的塑造和熏陶,提高了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中多人获国家级、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国家奖学金等表彰和奖励。 就业渠道 学院突出了办学特色、专业特色,与一批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院坚持产学研结合,开拓就业渠道,形成就业网络,采取“订单式”培养新模式,为教育与社会的“无缝对接”创造良好条件,解除了毕业生就业的后顾之忧。学院近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办学成效 学院办学成果显著。近年来,学院及师生获得厅级以上荣誉、奖项500多项。其中,学院获得的主要荣誉及称号有:国家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全国“三下乡”先进单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预征兵工作先进集体;解放军总参谋部“士官生”定向培养单位;江西省信息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江西省首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江西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优秀单位等。近年来,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的主要成绩有:国家级比赛获奖共14人次,省级比赛获奖共732人次。 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的主要成绩有: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FLash动画设计全国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江西赛区二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B级一等奖;全国高职高专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三等奖;中国大学生高尔夫邀请赛团体总杆亚军;全国首届大学生高尔夫邀请赛男子个人冠军;全国首届大学生高尔夫邀请赛男子个人第三名;全国首届大学生高尔夫邀请赛女子个人第三名;江西省历届大学生电子电脑大赛多项目、多人次获团体、个人一等奖;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江西省第七届大学生田径运动会男女团体亚军;江西省第十二届运动会田径比赛大专组团体亚军;江西省第十三届运动会田径比赛大专组团体冠军;江西省教育系统演讲大赛金奖;三人获江西省电子信息产业“十佳技术标兵”和“技术能手”称号 ;23人获得省级教学成奖。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全国首批启动的高职院校之一。2001年国家级重点中专张家口市农业机械工程学校、2004年省部级重点中专张家口工业交通学校先后并入学院。2010年被确定为河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先后被评为河北省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和张家口市文明单位,是国家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省域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在2020、2021、2022年“金平果”中国高职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连续三年在综合和地区排名中保持上升。 学院坐落在美丽的塞外名城张家口市主城区,校园风光清新雅致,风景如画,是一座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书香气的文明校园。当前,学院拥有怀安分院、崇礼分院、宣化分院,设有机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财经旅游学院、土木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等五个教学院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部)、基础部。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3万余人,教职工521人。 学院立足张家口,面向京津冀,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和特色兴校战略。紧紧围绕张家口市六大主导产业定位,逐步形成以新能源与智能制造类专业集群为主体,交通与建筑工程类专业集群为特色,信息工程与艺术设计类专业集群、财经与旅游管理类专业集群为两翼协同发展的专业布局。学院在办37个专业,其中有2个省级示范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河北省骨干专业2个,32个“1+X”证书制度试点。建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和2个获批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发展能力项目专业。拥有9个校内实训中心,74个校内实践基地,拥有领克汽车等75个校外实训基地。拥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中国汽车人才培养工程授权教学基地、专项技能认证培训和考核基地。是河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基地。 风雨沧桑,拼搏奋进,铸就光辉灿烂的奋斗历程;同心协力,荣辱与共,实现振奋人心的历史突破。学院自建校以来,10万余名大中专毕业生成长为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菁菁校园走向工作岗位,活跃在祖国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的第一线,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在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规划推进“首都两区”建设中,学院第二次党代会确立了改革创新、拼搏竞进,创建新时代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奋斗目标。全院上下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聚焦内涵、拓展外延,优化办学环境,专注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加强对外交流,学院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各项事业快速稳定发展。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院正步入内涵建设和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全校师生将秉承“修德砺能 知行合一”的校训,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凝心聚力,奋发进取,为创建新时代高水平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由全国三八红旗手鲍莉萍女士投资创建,并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省属全日 制民办普通高职院校。 2000年开始招生,2011年被确定为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培育建设单位,2013年顺利通过国家高职高专院校人才 培养工作评估。建校二十年来,学院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江苏省5A级社会组织”、“江苏省平安校园”、 “江苏省首批国防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办适合的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自强、诚信、创新、奉献”的校训,弘扬 “严谨、务实、勤奋、笃行”的校风,以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与服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使命。 在专业设置上,学院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原则。现已拥有汽车、机械、建筑与土木、电子信息、经济管理、人文社 科、数字艺术类专业30余个,形成了“以工科类专业为主导,经、管、理、文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建有省级建筑工程技术重点专业群1个,省级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特色专业1个,省级数控高职实训基地1个,省级汽车 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已在“十三五”期间建成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学院拥有院级重点专业群5个,院级品牌专业5个;建有8个校级实训中心,30多个技能教学模块实训室,校外实训就 业基地70多个;拥有省级精品教材2部,省级重点教材3部,省级在线课程5门,校级精品课程12门;建有金肯国家职业技 能鉴定所、南京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拥有数控、机械、汽车、电子、信息、服务等6大类17个职业的100多项职业技 能培训与认证资质。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院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兼职教师36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近33%,具有研究 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达60%以上,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8%。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学院坚持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引领。现与企业共建了“京东电商学院”、“金肯建科建筑工程学院”、 “金肯电竞学院”等产业学院,实施以“校企双主体 培育双主线”为基础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了各具 特色的“双师引领、协同育人”、“厂室合一、学做交替”、“课程嵌入、双证融通”等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学 生的岗位竞争能力,实现了毕业生高就业率和高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学院办学环境宜人,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背靠优美旖旎的铜山,环绕亭台楼阁倒映的春涛湖,风景秀丽,校园优美,空气清新,为莘莘学子们营造出恬静而闲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学院毗邻南京空港枢纽经济区,紧靠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地铁S9号线直达“铜山站(金肯学院站)”,交通便利。在喜庆校庆二十周年之际,全校师生在董事会的领导下,正聚焦国家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和南京创新名城建设,依托长三角区域和产业优势,努力建设以服务为宗旨、市场为导向、校企深度合作为主要特色的非营利民办高等职业院校,为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百年民办大学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学院始建于1979年,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政法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目前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培养司法专门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是黑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人民警察的培训基地。多年来,学院经历了不断的探索改革和发展,规模由小到大,由最初的中专教育,到高等职业教育以及现今的司法行政人民警察招录便捷机制改革阶段。学院曾先后被司法部授予集体一等功;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校、部级重点学校和省级重点学校;全国“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教育管理创新示范院校、省高职高专教育法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这些都奠定了学院在全省法律类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龙头地位。 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是:稳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大力发展在职继续教育,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始终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强化养成教育、强化素质教育。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新机制、新模式,打造了以“能文能武、又红又专”为校训、以“五化”教育为管理模式、以“双基地”建设为实战环节、以学历教育与在职培训为“双轮驱动”的办学格局,形成了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办学优势,办学治校取得了显著成绩,为黑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院地处高校云集的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拥有综合配套的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学生宿舍、办公楼共12座,有学术报告厅、教学录播系统、图书馆、室内体育馆、游泳馆、警体训练馆、实弹射击训练馆、刑事影像处理实训室、痕迹检验实训室、现场勘查实训室等现代化的教学基础设施。学院紧密结合专业实际,设有41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包括全省24个监狱、14个强制隔离戒毒所、多家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司法鉴定机构等15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正在筹建无人机应用与研发实训室、监狱信息化管理实训室。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1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92人,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90人,“双师”素质教师109人,校外行业、企业兼职教师111人,拥有一支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需要,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双过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职称结构比较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学院多名教师参加全国司法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刑事执行、刑事侦查技术、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司法警务、法律事务、司法信息安全等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工作、教学资源库建设工作、教材编写工作。 学院设置刑事执行、刑事侦查技术、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司法信息安全4个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和司法信息技术、司法警务、法律事务、法律文秘4个普通类招生专业,8个招生专业中有3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 学院始终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打造培养学生高素质、多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始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养成教育,实施以“五化”(德政教育体系化、警容风纪标准化、警体训练常态化、学习生活制度化、内务卫生规范化)为内涵的学生警务化教育管理。 学院注重发挥英语协会、美术协会、舞蹈协会、足球协会、文学社等学生社团的作用,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高品位校园文化活动,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特长,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院拥有集餐饮、超市、游泳、洗澡、理发、照相、洗衣、储蓄、卫生医疗救助等配套的学习生活综合服务体系,有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的后勤服务队伍,能够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优质高效的后勤服务。 学院为有志升入大学本科层次继续学习和深造的学生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每年按省教育厅统一规定的报考比例推荐应届毕业生参加专升本考试,符合录取条件者可升入专业对应的省内本科院校学习,毕业时颁发全日制第一学历本科文凭,并授予相应学位。 学院是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批准的首批高职高专院校 “专本衔接”考试的试点院校。学院与黑龙江大学联合举办本科自考助学班,专科生在校期间可同时参加自考本科学习和考试,考试合格可以获得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证书。参加学位考试外语合格者,同时可以获得本科学士学位。 学院毕业生是黑龙江省司法行政机关招录监狱、戒毒人民警察的主要来源。黑龙江省司法厅按照2023年省直司法行政系统公务员招录计划数的30%-40%左右,面向当年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和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招录,学院普通类(非司法行政警察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可参加省直司法行政系统面向社会招录的公务员考试。 学院实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导师制,主要采取对学生进行全程个性化指导与培养,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发展创新创业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旨在提高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和专业对接率。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塑造了省内高职院校独一无二的个性化培养和就业指导模式。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
学校介绍 湖南文理学院芙蓉学院是200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湖南文理学院举办、教育部确认的实施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办学条件和教学水平专项检查验收。学院位于国际湿地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桃花源里的城市”---湖南省常德市,校园占地面积496亩,建筑面积13.6万余平米。学院设有文学与社会科学系、工程与技术系、理学系、经济与管理系、艺术与体育系五个教学系,现有专任和兼职教师400余人。可招生本科专业41个,今年招生专业24个,在校学生6700余人,生源来自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学院校园环境幽雅,绿树成荫,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公寓,各类办学设施日臻完善。 学院依托母体学校优质的教学资源办学,坚持“以学生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的办学理念,把教育质量作为学校的立足之本,实施“素质+能力+特长”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面向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市场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院选聘母体学校优秀教师为专任教师主体队伍,自主招聘了一百多名硕士以上学位和自主培养了20名以上博士学位的教师充实队伍,师资力量雄厚,近年来,学院有24名教师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和省级教学比武一、二、三等奖共计27项。学院拥有计算机基础课等省级优秀教研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一批省级精品课程,建立了一批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全面提高,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服务。 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成绩斐然。2023年度荣获校院两级管理目标考核优秀单位、湖南文理学院首届学院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湖南文理学院第二届“弘扬清风正气 建设清廉文理”主题廉洁文化作品比赛优秀组织奖;湖南文理学院 2023 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比赛全国一等奖。学生在全国及湖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湖南省大学生电商大赛主题赛、湖南省大学生企业模拟经营赛、湖南省大学生旅游技能竞赛、湖南省大学生数学竞赛、读懂中国主题教育、湖南省智能导航竞赛、湖南省财务大数据应用竞赛、湖南省写作竞赛、湖南省学生安全短视频大赛获奖40余项。学院毕业生历届就业率保持在较高水平。 学院属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序列,按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在各省(市、自治区)确定的同批次高考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择优录取新生。修业期满成绩合格者由芙蓉学院颁发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由芙蓉学院授予学士学位。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是省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 学校主校区地处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西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周边环境优雅,道路四通八达;校园景观优美、绿树成荫,给莘莘学子营造了幽静舒心的学习环境。学校现有郭杜、太白等六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98亩,校舍建筑面积38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9.5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余元。 学校现有教职工813人,其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416人。高级职称322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1人。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书育人楷模1人、教学名师4人、师德标兵2人、师德先进个人2人、优秀教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人。 学校设有会计金融学院、管理学院、中瑞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与智能技术学院、中德机电工程与汽车科技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设计学院、学前师范学院、护理学院、基础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开设44个三年制高职专业、14个五年制高职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培育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校级一流专业4个,一流培育专业6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 学校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办学定位,以服务陕西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宗旨,坚持“以职业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树品牌,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行开放式办学模式,采用课堂教学与职场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课业考核与岗位考核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方式,课堂学习、职场实战、赛场竞技并举,培养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过硬职业技能并具有大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职业人。 近年来,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和完善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的职业人培养模式,通过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办学成效显著。学校参加全国性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48项和三等奖74项;参加陕西省高等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56项、二等奖93项和三等奖113项。 学校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招生,现有中高职在校生1万余人。全校60%的高职学生、80%的中职学生分别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和免学费资助。近年来,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左右。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创新力度不断增强。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机教育智能平台开发及应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6个陕西省地方标准。承担省社科基金等纵向课题70余项,争取横向课题19项,校级以上18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1540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220篇,出版著作20部,获专利授权10项。 学校积极开展“卫生校园”“节约型校园”“绿色学校”“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健康校园”等创建活动,获得“陕西省文明校园”“西安市平安单位”“陕西高等学校阳光体育优秀单位”等称号。 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对外交流。与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并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坚持校企“双主体”的办学模式,开展校企共建专业的深度合作项目,组建多个冠名班和订单班,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滨海迅腾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创业物业发展有限公司、苏宁易购销售有限公司、西安皇冠假日酒店、中国海程邦达物流集团公司等10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先后接待德国、瑞士、日本、阿联酋等世界各地的教育机构、高校来校交流访问,积极推进跨国合作项目,选派优秀教师组团出境学习培训。与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基地,选派出1000余名研修生,在日本东京、阿联酋迪拜、阿布扎比等五星级以上酒店和免税店研修、就业。积极探索跨国合作项目,依托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SGAVE)”,力争打造示范性“中德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基地”。 “十四五”时期,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突出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双高”院校建设进程,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事业追赶超越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重庆海联职业技术学院(下称学院)创建于1999年,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纳入国家招生计划、面向全国招生的民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2009年,西南政法大学全面接管学校,成为学校的投资者、举办者和管理者。2018年,学校迁入沙坪坝校区过渡性办学。2022年,昭信教育携手丹墀置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成为学校举办方。(昭信教育研究院系5A社会组织,致力职业教育学术创研,辅助职业院校发展规划,构建教学课程体系,打造特色精专的专业发展。) 学校2022年招生专业21个,其中航空类专业10个,是重庆市唯一形成航空服务专业教育体系的高职学院。近年来,学校坚持规范办学、特色办学,2018年获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9年获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院校”。学校注重内涵发展,教育教学成果显著,2018年获批“重庆市无人飞行器农业植保推广中心”立项建设;2019年“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顺利通过重庆市级“高职院校骨干专业项目”验收,2020年“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民航运输(航空服务)”专业通过重庆市级教学资源库建设验收;全校师生在全囯、省市各项技能竞赛中频频出彩,多次荣获一等奖、金奖等多项荣誉,学院社会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依托集团教育资源和重庆区域经济优势,坚持航空专业与非航空专业协同发展,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完成新校区一、二期工程建设并实现整体搬迁,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航空职业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黑龙江省教育厅的公办高职院校。始建于1946年,是我国铁道交通行业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职学院之一。现有全日制普通高职在校生16225人,是黑龙江省规模较大的高职学院。2014年成为黑龙江省首批优秀骨干高等职业院校,2018年入选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21年成为黑龙江省首批优秀高水平高职院校。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黑龙江省“管理育人先进单位”“教学管理质量集体奖”“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院专业特色突出。学院是铁路运营类高职学院,铁道类专业齐全,国内名列前茅。面向铁道运输企业、铁道工程企业、粮食工程企业、信息工程企业、装备制造企业开设22个专业,紧跟行业需求,就业市场广阔。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745人。其中,专兼职教师652人,正、副教授15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38%,“双师型”教师28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青年教学名师1人,行业教学名师3人,龙江技术能手1人。 学院实训基地完备。建有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180个,校外实训基地141个;机车检修实训基地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电气化铁道接触网实训基地为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铁道机车模拟驾驶中心、高铁接发列车模拟训练中心为省级虚拟仿真中心,铁道综合演练场、列车运行自动控制、铁道车辆检修、铁道信号设备检修、铁道工程检测等校内实训基地在全国铁道类高职院校中处于先进地位。 学院就业质量高。学院传承铁路传统,凝练铁色校园文化,强化德技双修。学生实行订单式培养、学徒制培养和准军事化管理,毕业生以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赢得用人单位好评。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省内前列,75%以上毕业生面向铁路等国有大型企业就业,有62名毕业生获得全国铁路最高荣誉“火车头”奖章或各铁路局先进个人等殊荣,许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骨干。 学院坚持“立足龙江,服务交通,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发展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围绕行业办专业,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高职办学之路,努力把学院建设成国内一流的铁道特色高职院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