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郓城县双启门业有限公司
郓城县双启门业有限公司
关注
去评论
公司简介
工作感受
(1)
内推招聘
(0)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3
共1人评分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公司及产品、业务简介
郓城县双启门业有限公司简介 郓城县双启门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门窗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及安装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位于中国门窗产业基地——山东省郓城县,占地面积20余亩,拥有现代化生产线和先进的检测设备,致力于...
全文
工商信息公示
登记状态:存续
公司全称:郓城县双启门业有限公司
曾用名:-
法人代表:侯桂雪
成立时间:2007-03-28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信用代码:91371725L1221085X7
参保人数:0
注册地址: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经济开发区工业五路南段路西
官网地址
-
客服电话
13774977888
企业性质:国企、私企还是外企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郓城县双启门业有限公司属于私企。
相关公司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关注
适合女孩子做,一天就去一趟福州工资3500吃的一般
评价
2.5
评论数
2
内推招聘
0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由文化和旅游部与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公办高职院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拥有杭州、千岛湖两大校区,共占地1080亩,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两大校区分别与钱塘江、千岛湖交相辉映。杭州校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千岛湖校区依山傍湖,尽享5A级景区资源,是理想的求知圣地。学校前身为1983年创建的浙江省旅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升格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原国家旅游局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连续多年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育人成效50强”。入选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和教师发展指数优秀学校,获评中国职业教育最高奖——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旅游类高职院校,学校设有酒店管理学院、旅行服务与管理学院、旅游规划与设计学院、厨艺学院、旅游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千岛湖校区管委会(千岛湖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徐霞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开设了导游、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西式烹饪工艺、空中乘务等30个旅游类专业,其中有建有国家、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各1个,国家骨干重点建设专业8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专业16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2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建成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 学校坚持“依托行业、产学结合、接轨国际”的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已稳居全国旅游类高职院校前列。拥有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3个,其中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建有全国唯一的旅游类专题博物馆——浙江旅游博物馆,拥有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库、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数据中心、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标准化研究基地、浙江省乡村旅游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旅游培训中心、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浙江省智慧旅游体验中心等十大研究平台,也是浙江省旅游产业产教融合联盟的牵头单位,是首批13个联盟中唯一一家高职院校牵头单位。校企合作方面,学校先后与全省80多个县(市、区)及阿里巴巴集团、开元酒店集团、乌镇旅业集团等19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凯悦、开元、蜗牛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16个,建有现代学徒制班级15个,形成以省部共建为重点、厅(局)校共建为支撑的多方联动式办学机制。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秉承“励志、惟实、博爱、精致”的校训,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和高品质的教学团队。学校是首批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浙江省第一批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全国首批“中美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项目院校。现设有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先后设立中俄旅游学院、中塞旅游学院、中意厨艺学院等3个境外办学机构,均成功入选浙江省高校首批“一带一路‘丝路学院’”,中塞旅游学院入选全国首批鲁班工坊运营项目。学校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旅游联盟、世界职业院校与技术大学联盟、世界厨师联合会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是浙港职业教育联盟理事长单位。学校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澳大利亚威廉·安格理斯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意大利ALMA国际餐饮学院、俄罗斯国立旅游与服务大学、韩国顺天乡大学、台湾高雄餐旅大学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美国迪斯尼公司、阿联酋迪拜豪华酒店集团、意大利歌诗达邮轮集团、日本温泉饭店等80余家全球顶尖旅游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每年出国(境)留学、研修、实习、访问的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0%以上,同时每年招收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荷兰等国留学生近百名,85%的一线教师与管理者有国(境)外学习培训、考察访问经历。2017年国际化总体水平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名第一;2017起,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 截止到2023年底,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数13007人,学校教职员工741人,其中拥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91名,“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其中,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1名、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名、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5名、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6名、浙江省学科带头人1名、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23名。学校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各1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50余项;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27项。牵头制修订旅游国际标准1项、国家职业技术标准2项、国家专业教学标准3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9项,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优秀组织”称号。牵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2项,入选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14种;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7门。 “互融为和,克己为礼,业精于勤,功成于进”。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将继承与发扬“和礼勤进”的旅院精神,按照“改革为要、师生为本、产业为基、专业为核、开放为径”的总体建设思路,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致力于培养有社会之责任、敬业之精神、博爱之胸怀、国际之视野的旅游英才,着力打造成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示范校、服务文旅融合发展的智囊团和中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引领者,成为旅游职业教育的“中国品牌”和“中国服务”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职业教育的领跑者,向着全面建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旅游高等职业院校奋勇前行。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山水秀丽、文脉绵长、人才荟萃的岳麓山下、湘江之滨——湖南省长沙市湘江新区千亿产业园黄金地段。 学校是传承百年职教精神的老校,前身为创办于“一五”期间的湖南工业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湘籍教育家陈润霖先生于1909年创办的楚怡工业学校,是湖南省内装备制造专业最全、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高职院校。学校是紧密对接装备制造业的工科校,始终秉持“植根机械装备制造业,服务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办学定位,大力弘扬“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精神,坚持扎根三湘大地办职业教育,紧密对接湖南工程机械、智能制造装备、智能和新能源汽车等支柱产业办学,形成了“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体,服务装备制造为支撑”的工字号特色专业群体系,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就了“湖南装备制造技术技能人才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是深入践行职教理念的名校,在停办改厂到恢复办学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机制,将“工字号”特色贯穿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办学治校全过程。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服务先进装备高水平骨干职业院校、首批国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学校和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校(A档)建设单位、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湖南省首批卓越院校、湖南省首批“楚怡工匠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占地总面积840.61亩,总建筑面积35.8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3亿元,馆藏图书162万册。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0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254人,博士33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优秀教师1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创新团队7个、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芙蓉学者”青年学者3人、省121工程人选1人、省青年骨干教师38人。“楚怡”名师(大师)工作室3项、“楚怡”工坊2项、“楚怡”教学名师2人。获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2个、“样板支部”2个、教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兵”3人、“党务工作示范岗”3人、“青年教工党员示范岗”3人。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17个。 学校入选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教育部“德国TÜV莱茵数字创新赋能计划”建设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成员单位、湖南省“楚怡”文化传承基地、“楚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楚怡”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计划建设单位,立项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各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2门,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特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4项、机械行业特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设有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3个、国家骨干专业6个、全国示范专业点3个、国家精品专业1个、1+X证书试点专业26个、湖南省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2个、特色专业2个、省级精品专业6个,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训基地4个、校外实训基地98个,获批设立湖南楚怡职业教育研究中心、机械行业先进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湖南省装备制造智库。 学校设机械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商务贸易学院、工业设计与艺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9个学院,开设全日制高职专科专业40个,现有在校学生14502人。学校先后被授予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直十佳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机械行业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标兵校园等称号,入选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定点机构、湖南省汽车制造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湖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学校培养的学生普遍具有精湛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高技能人才品牌得到社会和行业的广泛认可。学生获巴黎国际发明展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国际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华为ICT大赛全球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14项、二等奖15项、三等奖8项;湖南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93项、二等奖90项、三等奖107项,2017-2018连续2年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一等奖数居全国前十,获批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22项,2017-2023连续7年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均超95%,连续3次荣获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等次,80%以上的毕业生就职于中联、三一等国企和行业知名企业,众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精英,涌现出大批机械装备制造领域的技术能手。 新征程上,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湖南建设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楚怡”职教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力打造职业本科,走出一条扎根三湘大地、服务国家战略、支撑产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
关注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命运由自己掌控!相信自己,
评价
3
评论数
3
内推招聘
0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渤海之滨——河北省唐山市,是河北省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教育部认定的国家优质专科高职学校和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01年4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由原唐山市卫生学校、唐山市农业学校、唐山市商业学校、唐山市财贸干校合并组建。 学院现有南湖、新华道、韩城三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700余亩,在校生1.3万余人,教职工79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82人,副高级职称25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513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教学名师、燕赵英才、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三层次人选等近30人。设有医学系、口腔系、护理系、财经系、管理系、信息系、机电系、农林系等8个教学系和基础教学部、基础医学部等7个教学部(院)。2022年开设招生专业38个。园林技术、会计、护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4个专业被教育部认定为“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口腔医学专业群被确定为河北省立项建设的高水平专业群。 学院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宗旨,立足唐山,面向京津冀,探索特色专业建设新思路,推动专业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精准对接,教育教学与行业需求高度融合,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形成了以医学为主,新医科、新工科、新商科、新农科创新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布局。学院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统领,聚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教师教学能力和企业实践能力提升为关键,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保障,打造了一支技艺精湛、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3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学院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协同育人。现有解放军总医院、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唐山市人民医院、唐山市工人医院等33家教学医院。与中车集团唐车公司、中国移动唐山分公司、唐山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牵头组建的河北省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入选全国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立项建有省级产教融合高水平生产性实训基地、虚拟仿真实践教学基地、技能大赛实训基地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连续三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试点赛河北省选拔赛。学院着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科研和社会服务水平,持续加速办学实力提档升级,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与河北工业大学开展MBA研究生教育教学联合培养。与首佳康养中心、用友新道等企业共建职工培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学院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进中外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与德国、泰国、匈牙利等多个国家在人才培养、文化与学术交流、境外实践教育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近三年来,师生荣获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园艺赛二等奖、“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赛项三等奖、“鸡新城疫抗体水平测定”赛项三等奖、“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铜奖等省级以上竞赛和教学奖励300余项。教师先后承担国家及省市级科研项目、横向课题项目共计205余项,取得国家及省市级教科研成果320项,国家授权专利128项,技术服务产生经济效益3182.7万元。学院连续2年荣获泰国教育部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学院连续三年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7%以上。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聚焦“提高质量、提升形象”两大任务,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专业、课程、师资、教科研究、社会服务、基础设施、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等各领域工作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全力打造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新特色、新优势、新成果,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形成更加强有力的品牌效应和创新特质,不断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契合度和吸引力,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新疆艺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新疆艺术学院成立于1958年,位于素有“歌舞之乡”“丹青之乡”美誉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学校是全国8所综合性艺术院校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学校党委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学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质量与内涵发展,以教育教学出人才、艺术研究出成果、创作展演出精品,成为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区域特征显著、专业特色鲜明的高等艺术院校,为繁荣国家尤其是新疆文化艺术事业、推进社会文明建设、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做出了积极贡献,是新疆文化艺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被誉为“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使者和“天山脚下”艺术家的摇篮。 学校现有团结校区和金桥校区,占地1000亩。有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书法学院、传媒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文化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12个教学单位,涵盖硕士研究生、本科、中专等办学层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700人。 学校现有艺术学门类下1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下设7个研究方向;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下设19个研究方向;1个交叉学科硕士授权点。 学校现有25个本科专业,其中有7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7门自治区一流课程,1门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新疆首批课程思政试点高校。 学校设有文化润疆创作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中心、“艺术+思政”教育研究中心等4个综合性科研机构和音乐、舞蹈、美术、设计、书法、传媒、戏剧影视、文化产业等8个二级科研创作机构以及2个美术设计馆,与自治区文联共建新疆书法教育研究院,有新艺舞蹈团、合唱团、交响乐团、国乐团等实践演出团体和一大批校外实践创作基地,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各类文化艺术人才数万名。 学校现有教职工700人,其中专任教师480名,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81人,硕士生导师19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教学名师、天山英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天池特聘教授等22人。 “十三五”以来,学校累计承担国家、省部、厅局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22余项,出版专著、发表学术论文837篇(部);《新疆艺术学院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学校科研学术水平质量呈现出快速提升态势。 学校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文化艺术事业发展,先后参加北京奥运开幕式、全国冬运会、中国新疆国际舞蹈节、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开幕式、国庆70周年、建党100周年庆典等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文艺展演活动,创作推出一大批优秀文化艺术作品赴天山南北巡回演出,师生在国内外各类展演赛事中获得国家级竞赛奖770多项、省部级竞赛奖960余项。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作为首批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和中俄艺术高校联盟成员单位,已成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文化名片。与俄罗斯、美国、韩国、日本、法国、泰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及我国港澳台地区20余所院校和艺术院团建立友好交流关系,与全国30多所艺术院校开展交流合作,与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建立全面长期对口支援与合作关系。 近年来,学校办学实力显著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先后获得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自治区开发建设新疆奖状、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文明校园、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新疆艺术学院党委将团结带领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完整准确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自治区党委领导下,继续秉承“团结、勤奋、敬业、尚美”校风和“传承创新,德艺双馨”校训,坚持走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道路,推进实施学校党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目标(立德树人),坚持两个标准(德艺双馨),建设三支队伍(教师队伍、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落实四个重点(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服务经济社会和文艺繁荣发展为导向、以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朝着“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立足新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高水平综合性艺术高校宏伟目标努力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历史文化名城——南昌,为江西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江西省唯一的公办全日制电力类高职院校,是世界企业500强排名前三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所属12所高职院校之一。学院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部属全国重点中专学校江西省电力学校和国家先进成人大专院校江西电力职工大学。2002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合并成立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点院校;2010年7月,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西电力技师学院实行资源整合,成立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2017年6月,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校在这里设立南昌分校。自此,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江西电力技师学院、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中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校南昌分校、中共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党校实行五位一体、合署办公的管理模式。现下设马克思主义学院、电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学院、供用电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5个二级学院。 建校60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坚定不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并举”的特色发展道路,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为电力行业和社会输送了大批管理和高技能人才,被誉为“电力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2019年,学院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2020年,学院扩招做法入选教育部典型经验库。学院连续五次蝉联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荣获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荣誉称。2020年8月23日,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来校调研考察,肯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先进做法。2020年8月23日,原省委书记易炼红、原省委常委施小琳、原副省长孙菊生来校调研考察,表扬学院为江西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2021年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省级优势特色专业项目验收。2022年成功入选江西省第二轮“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2023年2月23日,人社部副部长俞家栋一行赴学院调研,大力肯定了新型企业学徒制、产教融合和员工培训工作成效。2023年3月20日,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来校调研考察,充分肯定学院教学理念。此外,学院先后被评为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集体。 学院目前有昌北和昌南两个校区,学生规模达在校生13316人(含社招生3638人)。学院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实验大楼、培训大楼等学习场所,拥有宽敞明亮、配置齐全的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等生活和活动场所。2023年,投资2亿元建设的新教培大楼将竣工,建成后能容纳可日均接待800人住宿、1000人集中培训。校园花木相映、环境优雅。图书馆纸质藏书和电子图书共160万余册,教学用计算机1687余台,智慧校园网络覆盖全院,教学手段实现现代化和信息化。学院实训设施先进,建有集发电生产、变电运检、配电运检、电力营销等电力生产全过程的典型的“校中厂”实训基地,以及信息通信、安全教育、心理调适等配套场地共43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总价值2.29亿元,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其中,220kV实训变电站和全国首条500kV/220kV/110kV混合模拟教学输电线路实训场、10kV配电线路实训场、10kV成套实训设备在省内乃至全国高职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目前学院与江西省内11家市供电公司、5家直属单位、97家县供电公司和五大发电集团、电建集团等280余家省内外企业开展了多元化合作,形成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全省市县供电公司、主要发电企业均为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在部分供电公司设立校外教学培训点。 学院产教融合办学双师队伍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队伍799人,专任教师634人,其中,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47%、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占比67.2%、“双师型”教师占比76.5%。学院现有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西省能工巧匠2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国家电网公司领军人才3人、国家电网公司优秀培训师2人、赣电工匠1人,总省级以上称号教师33名;拥有省级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此外,学院还聘请了大量国家电网生产经验丰富的一线专家、电力工匠参与教学科研和培训工作,目前已建成一支由1700多名企业专家人才组成的兼职师资库。 学院坚持“强化优势、突出特色”的专业设置指导方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转型趋势,逐步形成了以电力生产、电力应用为特色的专业体系。现已开设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发电运行技术、热工自动化技术、电厂化学与环保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风力发电工程技术、水电设备安装与管理、工业节能技术、物联网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技术等22个专业。2018年,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被列为江西省“双高计划”优势特色建设专业;同时,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与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被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8)认定为骨干专业。2020年,学院与微软中国共建省内首家“微软创新学院”“微软技术实践中心”,高起点开展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学院同时具有电力行业42个特有工种及多个社会化工种职业技能培训和等级评价的资格及能力。 适应社会发展,学院对标国家“双高”建设标准,深耕电力专业和技术技能两个特色品牌,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积极推进“三教”改革,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持续改进,教科研成果丰硕,学院师生在各类国赛、省赛中频频获大奖。学院毕业生的技术技能、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率一直保持全省同类院校前列,连续三年初次就业率达90%以上,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0.78%,位居同类院校第一。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中一直保持很高的就业比例。 面向未来,学院将继续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根植电力、适应市场、服务社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办学宗旨,秉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培协同、效率效益”的办学理念,发挥企业办学优势,突出行业特色,稳步发展电力类专业为主、其它专业逐步丰富的综合性、多学科职业教育。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职能,努力培养电力行业及地方经济建设所需的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打造全国电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服务经济社会和电力行业发展的支撑高地,努力抢占部省共建职教高地的制高点,为建设电力行业“百年名校”“百年老店”奋勇前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
关注
与公司联系了环境太差了又远又偏又烂,。不要去
评价
2
评论数
1
内推招聘
0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是培养海军舰艇技术指挥军官、海军政治指挥军官和海洋测绘工程技术军官的高等院校。她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大连市老虎滩畔,依山傍海,风景秀丽,具有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是经毛泽东主席于1949年11月22日亲自批准成立的新中国第一所正规海军高等学府。学院被全国、全军授予“管理教育先进单位”、“全军政治理论教学先进单位”、“先进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单位”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是广西唯一一所公办建设类高职院校。 学校创建于1958年,秉承“厚德、励学、敦行”的校训,传承一以贯之的土木工程教育传统,培养了一大批建设工程技术精英,为建设行业输送了8万余名优秀专业人才,享有“八桂鲁班摇篮”“建设英才基地”等美誉。2019年12月,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被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批准为“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罗文、武鸣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818亩。全日制在校生2.22万余人,教职员工980余人。设有10个二级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管理工程学院等)、7个中心(教师发展中心、科研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等)、3个校属企业(含国家高新技术广西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开设全日制高职专业41个,其中,央财支持服务产业能力专业2个,自治区级优质专业6个,自治区级急需专业1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2个,自治区级优势专业4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9门,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5个,自治区级在线精品课程4门。拥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建筑技术专业性实训基地”等6个国家级实训培训基地以及8个自治区级示范型实训基地、6个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1个自治区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自治区级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3个。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双师”比例高的教职工队伍,有全国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广西教学名师3人,广西优秀教师3人,广西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学校基层党组织获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1个、“样板支部”2个,学校入选广西第一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校,荣获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等授予的“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和自治区文明委、教育厅等部门授予的“自治区文明单位”,学校易班入选全国首批四星级易班工作站。形成了从全日制高职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全方位、多层次办学格局,建立起全程化、全覆盖的“课堂教学-项目训练-岗位锻炼-企业实践”的教育体系,是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的全国“建设行业实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百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建设学校”、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全国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是广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试点单位”,荣获“自治区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自治区就业先进单位”“自治区高等学校安全文明单位”“自治区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荣获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授予的“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优秀奖”和“广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绩显著,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金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多所大学、机构和企业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凭借毗邻东南亚的地缘优势,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建设助力建筑企业“走出去”的行业人才培养培训服务新地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扎实推进内涵建设,持续增强办学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以高质量高标准推动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向着建成具有鲜明建筑行业特色的高水平职业院校目标努力奋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沪ICP备2021021796号
沪公网安备310105020062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