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遇见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关注
去评论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3
共1人评分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公司及产品、业务简介
兰州遇见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酒店和餐饮管理的公司,位于中国甘肃省兰州市。以下是关于兰州遇见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的简介: 1. 公司简介: 兰州遇见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XXX年,是一家集酒店投资、酒店管理、餐饮管理、酒店用... 全文
工商信息公示
登记状态:存续
公司全称:兰州遇见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曾用名:-
法人代表:陈再银
成立时间:2014-05-28 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信用代码:91620102397211913P
参保人数:0
注册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中路2号(中石化院内)6218室
官网地址
客服电话
18993121111
企业性质:国企、私企还是外企
兰州遇见酒店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属于私企。
相关公司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始建于1948年,是一所立足龙江、服务面向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先后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职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诊改试点院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被誉为中国农机事业的“井冈山”和中国农机应用人才培养的“摇篮”。在黑龙江省“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中,学院被列为本科层次职业高校建设项目。 学院现有南岗、松北2个校区和海伦、齐齐哈尔、北安、哈尔滨道里区榆树4个基地及1个农业装备技术示范园。学院环境幽雅,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教学科研条件优越。建有生物制药、水产养殖、MPS自动化系统、DMG五轴数控等校内现代化实训室,建成农业装备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药物制剂生产线、明月湖水产养殖基地等生产性实训基地。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10个、省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6个。拥有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047站)、国家技能鉴定所等高标准技能考核鉴定基地3个,既能充分满足各层次学生专业实习实训需求,又能面向社会广泛开展鉴定培训服务。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服务现代农业的办学方向,始终坚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聚焦“粮经牧渔”主要产业,围绕种养、加工、储运、销售重点领域,以装备、生物、数字、智能、生态五大工程技术与农业技术深度融合,推动专业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对接,构建了“双核双驱”专业集群结构。学院现有国家重点专业8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建成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4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3门。主持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等专业教学资源库3项。在全国率先实施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被列入国家示范性建设成果汇编,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教改成果在全国30余所同类院校推广。 学院坚持“没有高水平的校企合作,就没有一流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立了中船集团产教融合学院、阿里云农业大数据产业学院、华为ICT学院、中兴通讯电信学院等现代产业学院。还与农机巨头美国凯斯·纽荷兰(CNH)公司合作建立“校中厂”,与宝马集团合作实施“宝马售后英才教育(BEST)项目”,建有中兴ICT行业创新基地、ABB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中德汽车(SGAVE)、DMG MORI中国认证培训中心等4个国家产教融合建设项目,有1个教育部机器人公共人才培训中心、2个省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0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项目。学院是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黑龙江省农业工程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牵头组建黑龙江省生物制药职业教育集团和黑龙江省农村电子商务职业教育集团,在行业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开展劳务输出农业技术和跨境电商物流技术培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技术人才。积极搭建对外人文交流平台,牵头成立中国—俄罗斯—东盟农业职业教育国际联盟,进一步提高对外人文交流的质量和内涵。与英国、德国、韩国等7个国家和地区的21所高校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有201名教师有国(境)外教育和培训经历。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等15个专业通过了《悉尼协议》认证。学院中外合作办学经验成功入选全国职业教育对外合作典型案例。 学院连续10年发布《高等职业院校质量年度报告》,重点办学指标稳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根据麦可思公司调研数据,近五年学生满意度、社会认可度和企业满意度等指标始终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凭借雄厚的办学实力、良好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学院先后被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中国职业教育百强院校、全国农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科教兴农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基地、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等荣誉称号。连续6届荣获省级文明单位(校园)标兵荣誉称号。 如今,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正沐浴着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东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为目标,为办好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报教育部备案,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举办的高职(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校。2004年由无锡市干部学校、江南学院旅游经贸分院、无锡市职工大学、无锡市轻工职工大学和无锡市城建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2013年,又与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江苏教育学院无锡分院)合并办学,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11年成立的江苏官立第三师范学堂。学校历经百十年发展,培养了荣毅仁、薛暮桥、吴冠中、胡福明等众多中华英才。 学校占地面积近千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000余人。学校构建与地方产业发展紧密契合的专业体系,设有14个教学院(部),58个高职(专科)专业,11个专业群。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1个、高水平骨干专业3个,省重点建设专业群2个,省品牌专业1个、特色专业1个。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打造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500余人,专任教师硕士及以上达78%,高级职称达40%。现有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3人,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5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8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对象2人,江苏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市社会事业领军人才4人。教师获省级以上各类教学技能大赛奖项50余项,1名教师受邀担任央视《法律讲堂》主讲嘉宾。 学校坚持质量兴校,大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常州工学院、无锡太湖学院、南京传媒学院、江苏理工学院等高校合作实施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项目,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近年来,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探索,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学生在全国和省、市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奖550余项。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韩国、泰国、台湾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32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百余名学生赴海外交流、交换,考取国际通用资格证书。 学校坚持服务荣校,积极投身部省共建苏锡常都市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样板和无锡打造国家职业教育高地城市建设。建有全省高职院校首家“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以及“无锡市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无锡城市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无锡市锡师培训中心”等教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牵头成立全国数字影视职业教育集团、江苏省邮政行业职业教育集团、无锡市建设职业教育集团、无锡市学前教育协同发展联盟、无锡市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联盟、无锡农村电商产教联盟。与无锡师范附属小学、市实验幼儿园等40余所学校共建教研培合作基地。与无锡君来酒店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等共建有校外实习基地285家。率先成立江苏省首家涉农产业学院——无锡农村电商学院,与无锡君来酒店管理集团、江苏芯凯胜微电子有限公司、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华飞航空发展集团(江苏)有限公司、南京金陵饭店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产业学院”。 近年来,学校办学成绩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获评“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入选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30强”,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服务基地”等。 展望未来,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凝心聚力、赶追超越,为创建专业特色鲜明、社会服务卓越的高水平专科学校而努力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1年,首批入驻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是一所公办全日制高职院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重点专业群(A档)建设单位;是国家优质高职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优秀);是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是国家首批职业教育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国家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教学资源库升级项目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主持单位;是全国轻工行业钟表与精密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国家高等职业学院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单位;是天津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海河教育园区思政课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牵头单位;是海河教育园区无人机产教融合联盟牵头单位。学院始终秉承“精益求精”的校训,依法治校,服务天津,面向全国,荣获国家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 学院与天津商业大学、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培养四年制、两年制本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学院设有37个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8个;天津市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3个;天津市重点建设专业10个;院级特色建设专业4个。拥有校内实训基地46个,校外实训基地208个,其中,航空模拟驾驶实训基地、GMP制剂生产实训基地和天津-河北食品工业协会校企实训基地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食品药品“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被认定为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无人机生产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和生物制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钟表大师工作室被认定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与学院重点合作企业137家,其中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海尔5G智联天津工厂、丹尼斯克(中国)有限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和上市公司25家。学院紧密结合举办方鲜明的行业特色及京津冀地区区域经济特点,按照“对接产业、优化结构、协调发展、强化特色”的专业建设理念,主动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不断优化调整专业布局,形成了7大专业集群。 学院始终致力于高职教育的教学研究和改革,主持《生产实训一体化教学车间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在高职院校编组预备役部队,军企校共育技术技能人才》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基于现代学徒制中国高端制表匠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主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军地联合培养高技能士官人才的模式研究》。学院11次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近五年荣获国家技能大赛一等奖8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近五年,我校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学院是天津市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理事单位,聘用了外籍专家、教师4名,兼职教授1名。先后选派教师赴德国、瑞士、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新加坡、韩国等13个国家和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进行专业培训。2018年7月,在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启动运营巴基斯坦鲁班工坊,其培训课程纳入当地职业教育体系。完成精密机械技术等3个专业的国际化课程标准建设,不断提升国际化优势专业建设水平。 学院坐落于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占地800亩,绿化率51%,建有大型体育场和文体中心,可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在校生规模10800人,留学生33名。近三年,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100%,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8%以上。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不是学校内的机构,是公司入驻
评价
3
评论数
2
内推招聘
0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一、历史概况 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前身是安徽交通学校,1958年升格为安徽交通学院(本科),1960年恢复专科层次招生。1988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安徽大学交通分校。2001年由安徽大学交通分校和安徽交通学校合并组建成安徽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交通运输类专业为主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隶属于安徽省交通运输厅。 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秉承“经世致用、实学报国”的办学理念,坚持“立足交通、服务行业、面向社会”的办学定位,校企合作,产学互动,孕育了“勤奋、通达、敬业、乐群”的优良校风,为安徽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行业培养、培训了11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教育部汽车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省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高职高专教师和建筑工程双师素质培训基地,是国防部、教育部确定为安徽省唯一一所武警定向培养士官院校、安徽省退役军人培训基地,是安徽交通运输行业的高等教育基地、应用技术科研基地,享有“安徽交通黄埔”的美誉。 二、办学基本情况 学校2006年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等级,2008年成为安徽省第一批省级示范院校,2010年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4年成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单位,2017年成为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8年立项建设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持和参与国家级教学资源库4项,2019年成为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2020年立项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和示范性校企合作基地2个。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 1+X 证书优秀试点院校”“教育帮扶贡献奖”“全国高校共青团重点新媒体工作室”“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全省高校开展高校征兵两站两服务规范化试点院校”“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省直文明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学校设有土木工程系、汽车与机械工程系、城市轨道交通与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航海系、文理科学系、航空系、基础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超过11000人,2022年招生备案专业44个,覆盖交通运输、土木建筑、装备制造等8个专业大类17个专业类,拥有现代物流管理、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航海技术、航空技术服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智能工程机械和信息技术等八大专业群。拥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改革试点专业、示范专业10个,省部级主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精品专业、特色专业17个。航海技术与轮机工程技术两个专业全省唯一。2010年在省内率先开办轨道交通类专业,填补了安徽省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空白。近年来,与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工业大学联合开展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与美国凯泽大学、韩国大真大学开展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01人,校内专任教师32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2人,副高级职称105人,博士(含在读)13人,硕士217人,“双师型”教师427人,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获得“吴福-振华”奖9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安徽省技术能手4人,省级教学名师、教坛新秀27人,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11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10个。“十三五”期间,学院获省级及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奖项570项,其中国家级(A类赛)获奖24项。近年来,累计获批国家级骨干专业 3 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 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 3本、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课程4门,参建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4个。 学校教学和生活基础设优越。生均仪器设备值达2.4万元以上,校园无线网覆盖范围扩大至90%,图书馆初步进行智慧化转型,常用数据库达到13个、纸质和电子图书108万册,新校区占地886.88亩,计划总投资27.2亿元,2024年将建成投入使用。 三、办学特色 近年来,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历史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一是党的建设引领事业发展行稳致远。全面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持续巩固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党员教职工329名,占比70.9%。现有三级党组织46个,院党委下设7个党总支、38个党支部(教学系支部26个、机关支部10个、离退休支部2个)。教学系17个教研室(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全部达标。“十三五”期间,先后发展党员552名,培训入党积极分子2900余人,64人次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112人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一批党组织受到省交通运输厅和学校表彰,院党委被厅直机关党委授予“先进党组织”称号。 二是专业建设服务行业发展特色鲜明。坚持围绕产业链打造专业链,目前已形成 “路、海、空、轨、车、邮”综合交通运输专业集群发展体系。2006年开设的航海工程技术与轮机工程技术两个专业,填补了我省航海专业高等教育的空白,是我省唯一一家具有远洋船员教育和培训资质的教学单位。2010年在省内率先开办轨道交通类专业,填补了安徽省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空白。2021年开设飞机机电设备维修、通用航空器维修等新兴专业,专业链进一步延伸覆盖行业。 三是校企合作带动教学改革亮点纷呈。2017年,学校被遴选为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在土木类专业广泛实施,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并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成功申报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开展校企双元育人,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学校与中国中车、中铁四局、中远海运、顺丰物流、丰田公司、安徽交建公司、合肥轨道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办的“冠名班”“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班”,占在校生人数40%以上。学校依托安徽省交通运输职教集团,实现与企业共建共享人力、技术、设备、实训场地等优质资源。“十三五”以来,学院完成社会培训6万人次以上,技术服务到款额5800余万元。 四是军民融合提升育人质量成效彰显。学校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的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军地联合培养人才。自2014年以来,学校先后向部队输送青年学生1473人(其中义务兵990人,直招军士21人,定向培养警士462人)。2016年,学院被评为“安徽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七年获合肥市包河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7月,与武警总部开始联合培养士官。2019年11月,与武警安徽省总队正式签定合作协议,成为安徽唯一一个“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士官人才定向培养基地”,累计招收定向培养警士共1345人。2020年,成为安徽省首批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2021年,成为安徽省征兵“两站两服务”规范化试点建设单位,获“全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广西外国语学院
不好,工资太低了,太辛苦了
评价
2.8
评论数
5
内推招聘
0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学校介绍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坐落在国家首个以创新城市发展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西咸新区,是经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1997年由步长集团投资创办,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单位授予权,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7年获批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单位。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第五批陕西省示范性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 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教职员工1000余人。设有14个教学单位,34个本科专业,21个高职专业,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中心)6个。省级一流专业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创新创业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0门,省级优秀教材4部,2019年入选校企合作双百计划1项、入选“双百工程“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1项。省市级科研平台、团队18个,其中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中药绿色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共享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生物医药创新制药技术院士专家工作站、与西安市社科院共建——西咸经济发展质量研究中心新型智库等为全省首家民办高校获批。截止目前共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337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横向科研项目598项。获批国家授权专利455个,其中发明专利17个。教师发表核心论文共1200多篇,其中4大检索论文283篇。获厅局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3项,其中陕西省科技进步奖3项、西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陕西高校科学技术成果奖3项,陕西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3项,咸阳市科学技术奖2项。 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陕西中医药大学、台湾嘉南药理大学等国内二十多所院校结为合作学校,与英国、加拿大、法国、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多国高等学校建立了长期合作交流关系,并与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伯明翰大学、加拿大圣文森山大学、泰国西那瓦大学等开设了联合培养班。 学校坚持“地方性、应用型、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实施“规范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战略,发挥“企业办学、协同育人、强商兴药、服务地方”的办学优势,经过20多年的建设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生就业率年均保持在90%以上,近11万名毕业生走向社会,为地方行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学校将继续坚持走内涵式发展与校企合作办学道路,发挥企业办学优势,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学科专业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在国内高校中有一定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公办全日制高校:山东经贸职业学院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久久为功、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责任落实、坚持监督考核,大力实施“一融双高”和“品牌化”建设工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现有国家级样板支部2个,省级标杆院系2个,省级样板支部1个,省级“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1个。学院现设会计系、工商管理系、商务工程技术系、国际商务系、财政金融系、科学与人文系和继续教育中心7个教学机构。招生专业有34个,在校生一万余人。学院是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山东省首批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全国供销合作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职业核心能力认证培训测评站。 悠久的办学历史:学院成立于1977年,已有47年办学历史。学院的前身是山东省昌潍供销学校,1981年更名为山东省潍坊供销学校,1994年更名为山东省潍坊贸易学校,200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山东经贸职业学院。 优越的地理环境:学院位于世界风筝都潍坊市区,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绿化覆盖率达65%以上,是省级“花园式单位”,东临风景优美的鸢都湖公园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白浪绿洲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毗邻火车站、汽车站,交通便利。 先进的办学理念:学院秉承“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办学宗旨,以“诚·正”为核心理念,坚持就业为导向,走产教融合发展道路,大力实施“内引外联,虚实结合”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行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大力推进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和“1+X”证书制度建设。强化校企合作和实践教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财经商贸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鲜明的专业特色:学院立足行业,服务区域,聚焦财经商贸类专业特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和特色专业,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办学品牌。学院智能会计与金融专业群、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专业群立项建设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拥有现代金融专业群、会计专业群等2个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品牌专业群,智能会计专业群、农村现代流通专业群、信息技术服务专业群、现代文旅专业群等4个潍坊市职业院校高水平专业(群);拥有连锁经营与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等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金融服务与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市场营销等4个国家骨干专业,大数据与会计、连锁经营与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关务与外贸服务、金融服务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等6个省级特色专业,大数据与审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4个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特色专业,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旅游管理等9个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重点建设专业,金融服务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等3个潍坊市产业重点对接专业;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专本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为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学院拥有省级在线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省级继续教育数字化共享课程7门,省级社区教育优秀课程1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精品课程6门、全国教指委精品课程7门、潍坊市课程思政精品课9门,潍坊市思政课“金课”3门。 卓越的师资队伍:学院师资队伍学历、职称、能力结构合理,现有专任教师430余人,其中博士8人;拥有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6个,省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省级教学名师3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省技术能手2人,省青年技能名师2人,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人,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主持人2人,潍坊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近年来,学院教师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和社会服务,共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潍坊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等教科研成果奖230余项;承担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重大财经应用研究课题等各类科研项目570项,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32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2800余篇。 完善的基础设施:学院设施完善,教学、生活条件优越,可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生活环境。学院7个教学机构拥有独立教学区,教室全部为智慧型多媒体教室,学院建有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心、塑胶田径场、人工草皮足球场、标准篮球场、排球场及乒乓球、跆拳道、健美操、瑜伽、形体、舞蹈等室内训练场馆,功能齐全的文体活动场馆为学生综合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学院建有大型超市,拥有银行自动柜员机,高标准建设智能化校园网;有学生公寓楼7座,每个宿舍均安装空调,公寓内安装自动淋浴、直饮水、洗衣房、吹风机、自动售货机等设备,公寓楼外部安装有电动车充电桩,方便的生活设施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保障。2022年学院被认定为山东省绿色学校,2023年被认定为山东省节水型高校。 一流的实训条件:学院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山东仁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海程邦达供应链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航通飞教育集团等单位合作建设了“航空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无人机实训室”等高起点、硬件一流的校内实训基地群,现拥有校内产教融合型实训基地(中心)22个,校内实训室110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学院牵头成立潍坊市数字金融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参与组建全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市域产教联合体30个,立项山东省第一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建设山东新吾幼托育、智慧金融等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3个,建设元宇宙技术服务产业学院、供销学院等6个产业学院,形成了以平台为载体,以项目为驱动,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格局。 深入的境外合作:学院主动适应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要求,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加入山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联盟、泰中教育联盟、中俄(山东)教育合作联盟等国际教育合作联盟,助力学生出国留学、实习、就业,培养具有国际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学院已与爱尔兰莱特肯尼理工学院、韩国嘉泉大学、湖南大学、又石大学、加图立关东大学、日本神户电子专门学校等27所国(境)外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包括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赴台短期研习,出国专升本、专升硕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合作。截至目前,先后有200余人次通过相关项目赴韩国、爱尔兰、台湾地区等友好学校留学、研习、就业。学院为了切实提高学生语言水平,常年聘请外籍教师,强化语言教学,助力学生出国留学、就业。学院目前举办高质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其中,与韩国湖南大学合作举办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专科教育项目5年,与韩国又石大学合作举办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专科教育项目3年。学院在国(境)外建设办学(培训)机构以及开发职业教育标准、教材、资源、装备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与天鹅棉机合作,在美国建立技能培训中心,为当地提供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和技术支持;与韩国湖南大学合作,在湖南大学共同建设大数据与会计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学院还积极开发职业教育标准、教材、资源、装备等,以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例如,会计员NTA6职业教育标准开发项目,已获得冈比亚国家认证与质量保证部(教育部)立项。 多元的社会服务:目前,学院已形成了“引领行业,一网联通,培训先导,技术支持,服务三农”的常态化立体化服务体系。作为“全国供销合作社培训基地”“山东省供销合作社教育(科研)培训基地”和潍坊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院联合企业成立团队,开展社会培训、科研攻关,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十六届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智慧金融”赛项,山东省第一、第二届会计核算与信息化应用大赛承办方,为全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作出了贡献。 健全的资助体系: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坚持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学生资助工作中。形成了“经济资助、制度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的四位一体资助育人体系,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校级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国家教育资助、勤工助学、求职补贴、绿色通道入学、爱心超市、家访慰问等资助形式,全方位关注品学兼优、家境困难的学生,确保学生安心学习。 广阔的成才路径: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就业指导,鼓励学生创业,同时为学生开辟出国深造、学历提升、参军入伍等广阔的成才发展路径。学院现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省级青年众创空间、潍坊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平台,建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通过不断加强就业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增强学生模拟演练与实战。 高度的社会认可:40多年来,学院向社会输送了各类专业人才,在省内外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党政、实业界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深受社会各界好评。先后荣获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山东省高等学校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普通高校校园文明建设优秀高校、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集体、山东教育总评榜最具就业推动力高职院校和最具公信力高职院校、山东省最受企业欢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省最具专业特色高职院校、山东省就业工作“绿灯”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学院办学成果先后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工作环境】环境好,交通有地铁,外面有小吃,附近有广场,地理位置挺好的 【薪资福利】少
评价
3
评论数
1
内推招聘
0
宁夏理工学院
学校介绍 宁夏理工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位于石嘴山市星海湖畔。 学校经过38年的发展,已形成本科教育为主,兼顾专科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现已成为以工为主,经、管、法、文、艺、教、理等8个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现有12个二级院(系)和3个教辅单位。开设本科专业5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和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自治区特色专业6个;自治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示范专业5个。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面向全国26个省市区招生,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居全区高校前列。学校是自治区“互联网+教育”试点高校,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全国绿化委员会分别授予“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绿化模范单位”。2021年学校获批审核增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增列电子信息、会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校长赵惠娥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经济管理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学生工作部分别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和全国巾帼文明岗。 学校是全国首批提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现代应用技术人才,努力构建创新型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已完成本科教学工程建设项目408项,拥有教育部国家虚拟教研室1个、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自治区一流基层教研室4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4个、自治区互联网+教育骨干人才培养计划项目5项、自治区一流课程31门、自治区卓越拔尖人才培养项目1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1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共享实验基地3个,获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7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15余项。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阿兰特国际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日本城西国际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良好的校际合作关系,已开展本科“3+1”联合培养、本硕连读等项目。2013年以来,教育部先后批准东北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三所知名高校对口支援宁夏理工学院。2019年我校又成为闽宁合作厦门理工学院对口支援的高校。学校与对口支援高校“2+2”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已覆盖30个本科专业,并同时与对口支援高校开展“卓越班”联合培养计划,由两校师资在宁夏理工学院校内共同授课,项目学生毕业证和学位证由两校共同盖章予以认可。学校已成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研究生社会教学实践基地和短期挂职基地。 学校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依托理工科优势,积极搭建产学研创合作教育平台,与企业在学生培养、实习实训、就业、企业培训、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深入合作,实现最大范围的资源整合。新商科双创体验中心、新工科产教融合中心在人才培养上已发挥重要作用。已建成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17个。学校先后与北京广慧金通教育集团联合创办民航现代产业学院、与中船重工鹏力(南京)塑造科技有限公司创办新材料产业学院、与江苏长晶科技有限公司创办集成电路智能制造产业学院。2023年宁夏理工学院数字信息现代产业学院和宁夏理工学院数智财经现代产业学院双双获批自治区级现代产业学院。 面向未来,学校将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要机遇,继续建设好国家级、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在“十四五”期间,创建宁夏理工大学,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