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威海海航船舶管理有限公司
威海海航船舶管理有限公司
关注
去评论
公司简介
工作感受
(0)
内推招聘
(0)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公司及产品、业务简介
威海海航船舶管理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中国山东省威海市的船舶管理公司。以下是对该公司的简要介绍: 公司简介: 威海海航船舶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船舶管理、船舶租赁、船舶代理、船舶交易、船舶维修及船舶配件销售等服务的企业。...
全文
工商信息公示
登记状态:存续
公司全称:威海海航船舶管理有限公司
曾用名:-
法人代表:高琦
成立时间:2014-12-15
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
信用代码:913710023261833454
参保人数:0
注册地址: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苑街道办事处青岛中路-128号-B1120
官网地址
-
客服电话
15562125560
企业性质:国企、私企还是外企
威海海航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属于私企。
相关公司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4年12月,先后历经河南省机器制造技工学校、河南省工业技术师范学校、河南省技工教育师范学校、河南职业技术教育学院等历史沿革。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现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入选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高校,在教育部首届大学生就业评比中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确定为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河南省“双高工程”建设单位,河南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试点院校、河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等试点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平安校园等。在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学校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坐落于美丽的郑东新区龙子湖畔,占地面积1240亩,建筑面积近55万平方米,各类纸质电子图书藏量160余万册,教学设备总值近2亿元,固定资产12余亿元,总资产近15亿元,全日制高职在校生2.1万余人,与中原工学院联办本科在校生近400人。学校现有专兼职教师1177人,其中有教授、副教授200余人,二级教授3人,享受国务院津贴5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能手1人;现有河南省职教专家7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7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技术能手13人,省级技能大师2人,首批省级高层次人才15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特色鲜明,有“双师型”教师463人,高级技师50余人,还从知名行业企业聘请了250余名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作为校内兼职教师。 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设有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智慧健康学院、文化旅游学院、现代信息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大数据双创基地)、财经管理学院、电商物流学院、数字创意与设计学院、汽车与交通学院、音乐学院(公共艺术教学部)等10个二级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附属技校、创新创业中心(创业学院)等教学单位和教辅机构。现有机电一体化技术等50个招生专业,其中有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电子信息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旅游管理等5个国家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烹饪工艺与营养等4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1个国家“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专业,1个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2个中央财政支持项目专业,4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9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7个省级示范重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和3个省级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有全国职业教育首个国家级戏曲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 学校建有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菜鸟驿站快递物流及信誉汽车修配生产性实训基地、智能制造的“两化”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实践教学与科技研发场所。各二级学院分别设有校内综合实训基地,并建成了与之配套的生产型车间,为学生提供真实生产性的实训实习条件。 学校拥有各类金属切削机床、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和数控电火花机床等300余台,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200余个,具有仿真或真实职业实践氛围。学校还与苹果公司、许继集团、浙江开元旅业集团等200多家知名企业,联合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办学理念及定位 学院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秉承“创新、质量、开放、融合、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学生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坚持“质量立校、全面提升、追求卓越、跨越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围绕内涵建设为中心,实施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战略。紧紧围绕“一个中心”,做好“两个强化”,打造“三项工程”,实现“四个提高”即:紧紧围绕内涵建设这一中心,实施目标导向的人才培养战略,强化专业建设,强化产教融合。 近年来,学院持续深入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学生人文素养培育工程和创新创业教育引领工程”等三项工程;注重教育教学改革以提高育人质量;注重教学团队建设以提高教学水平;注重内部管理优化以提高管理活力;注重办学条件改善以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专业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知识型、实践型和创新型”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交流合作 学院把校企合作和国际交流作为驱动学院创新发展的“双动能”“双引擎”,实施“一群一院一平台”专业发展战略,探索实施工学结合、具有订单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获批成立河南省酒店管理产教融合专业联盟,与中国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富士康、京东、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微软等世界500强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是“上汽通用”确定的五所合作高校之一,荣获“北汽优秀合作院校”“京东优秀合作院校”。与大唐电信、达内时代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了“大唐移动通信学院”“达内软件学院”等3个产业学院;与微软共建了省级大数据双创基地,被微软授予“大数据创新学院”标牌,成为全国获得微软授牌的两所高职院校之一。与中检集团合作的“食品安全公共平台与检测方法研究开发”项目,被确定为河南省产学研试点项目。 学院获批国际学生招生和培养资质,与美国夏威夷大学等多个境外知名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共建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院实训课程占教学总课时50%以上,开设“苹果公司A+雏鹰计划”等订单班近40个,成立了“范军曲艺特色班”,被确定为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着力打造“两化融合”的智能制造等2个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仿真实训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建成集研发、生产、教学、培训、研究为一体的教学工厂,形成“校中厂”和“厂中校”的产教协同发展和校企共同育人格局。 就业创业 学院不断创新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和思路。设立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郑东新区分市场,与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等200家企业签订了就业合作协议,并连续多年向新加坡、日本等国家输送人才,引导毕业生境外就业。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连年被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中国青年报评为首届高等职业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被河南省人社厅和教育厅联合授予“河南省普通大中专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获河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获得省政府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奖励资金。 “校政企”共建中国·中原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自建面积为3400㎡的创客空间,与微软(中国)共建面积为1400㎡的大数据双创基地,搭建“1+2+N”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成立创友会,开办创业专业实验班。各二级学院分别设立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创客工作坊,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在校大学生开放,帮助学生开展创新型、科技型创新创业,实现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等“多元化”发展,探索形成“普及教育+意向教育+精英教育”的“分层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师生创新实践教育工作屡出硕果。 学院荣获“河南省就业创业课程建设优秀高校”称号,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50强高校、被河南省人社厅指定为“河南省创业培训定点机构”。 技能大赛 学院以技能大赛为试金石,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发展,十多年来坚持举办年度校内师生技能大赛,积极承办并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等各类赛事,把大赛作为提升技能、检验质量、展示成果的舞台。学院还实施毕业生双证书制度,探索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课程与岗位需求相对接,将职业资格考评纳入教学计划,传承技术技能培养特色,打造了一批批社会认可度高、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之星。 鲜明的办学特色,科学的教学模式,突出的技能优势,使学院师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殊荣,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得到提高。学院多次代表河南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全国数控技能大师、世界技能大赛等赛事,累计获国家级奖励100余项,省级奖励240余项,在全省高职院校获奖规格、获奖数量等水平位居前列。 社会服务 学院设有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牢固树立为当地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服务的观念,以“高、新、长、前”为建设方针,建成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示范基地,积极利用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围绕地方产业升级和民生工程,加大培训和社会服务工作力度。学院定期举办高技能人才培训、全省职业院校校长培训、扶贫培训、失地农民培训、残疾人技能培训、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各种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服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十几万名综合素养高、专业技能强的技术技能人才,为中原崛起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的高度认可。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16所职业院校,帮助新疆建设兵团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院校顺利升格高职院校,与十三师职业学校签订了对口支援协议,还积极参与援疆项目,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作为河南省残疾人联合会的友好互助单位,长期支持残疾人公益事业,多次承接省级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及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青岛工学院
关注
地方还可以吧不是很累
评价
3
评论数
2
内推招聘
0
海口经济学院
关注
这个工作岗位不好玩?没有福利,工资不高!
评价
2.5
评论数
2
内推招聘
0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会推荐,只要符合单位条件,单位这么大,多几个朋友,更好
评价
3.5
评论数
2
内推招聘
0
西安翻译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西安翻译学院由我国当代杰出教育家、民办教育拓荒者丁祖诒先生于1987年创办,坐落在西安市南郊风景秀丽的终南山北麓、太乙河畔。学校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2009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4年接受陕西省委、省政府巡视诊断,同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应用型转型试点院校;2016年获批陕西省“管办评”试点院校;2018年被陕西省教育厅评定为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2019年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团中央“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翻译专业获批2019年度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为陕西第一所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的民办高校;2021年新增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成为陕西省获得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最多的民办高校,在全国民办高校中也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成为民办高校“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的领跑者。西译在“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全国民办高校第14位、陕西民办高校第1位。据软科大学排行榜公布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西译的办学实力稳居陕西民办高校前茅。经过三十多年的办学实践,西安翻译学院已发展成一所以文、商科为主,以外语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和鲜明特色的民办大学。 西译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先后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委”“平安校园”,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西安市“安全单位”“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称号;学校连续8年被中央六部委授予“全国食品安全百佳先进单位”“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还获得“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最具综合实力民办高校”和“最具就业质量奖”等荣誉称号。中央及省市领导多次到学校考察,高度赞扬我校的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质量。中央及省市权威媒体相继对学校的办学情况予以正面报道。 西译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率先打破民办教育家族化传统,构建了“四位一体”的现代大学运行机制,实现了民办高等教育科学规范管理的重大突破,对调动学校各方积极性,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融合发展道路具有深远意义。 西译以建设高水平、特色鲜明、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一流民办大学为阶段性发展目标,始终秉承“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爱生如子、厚德敦行”的“西译精神”;积极践行“高尚教育”理念;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主义公益性办学方向”;不断创新“外语+专业+现代技能”和“专业+外语+现代技能”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严格的“全封闭、准军事化”学生管理模式。 学校下设英文学院、亚欧语言文化学院、教育学院、国际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健康与运动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12个二级学院、体育部和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学校开设本科专业37个,专科专业27个,涵盖文、经、管、工、艺、法、教育、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 西安翻译学院与西北大学、延安大学、解放军西安通信学院等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学校成立了陕西终南学社、陕西乡村振兴研究中心、陕西旅游文化研究中心和丁祖诒教育研究中心等十多个研究机构,构建了“一核心、两平台、三层次、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营造全外语氛围,重点打造语言服务、教育服务、健康服务三大服务类应用专业群,建设“语言大数据智库平台”,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试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5门,省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级优秀教材奖7项,获批省级教改项目33项;现有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个,校级特色专业8个,校级精品课程39门,校级教学团队21个,校级教学名师25名,校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7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 为提升师资层次和水平,西译设立了“终南学者”和“首席教授”岗位;通过完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大力开展“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等,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多年来,学校教师对标“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并进,学生及家长普遍认为我校教师热爱教学工作、了解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我校现有省级教学名师9人;教师王媛以“深山寻网、席地成堂”的感人事迹被评为2020年第二期“西安敬业奉献好人”;外籍教师、德国专家张克荣获陕西省人民政府2019年度“三秦友谊奖”。 西译根据自身特点及发展新常态,坚持“四合作、五共同”,深化校企合作,与陕西省贸促会、阿里巴巴集团、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内外200多家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签署深度战略合作协议或实施订单式培养,形成资源共建、全程参与、互利共赢的新型产教深度融合的合作育人模式。 西译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西班牙、韩国、中国香港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关系。西译充分利用外语、商务、旅游等专业教学优势和特色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先后与匈牙利、俄罗斯、乌克兰、泰国等沿线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高等院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动。学校还成立了新丝绸之路研究中心、陕西口岸发展研究院、非洲研究院、匈牙利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近年来,学校有百余名师生先后赴东欧及澳大利亚做访问学者和国家公派留学;有1000余人赴国(境)外攻读硕士学位;1500余名学生赴国外带薪实习。 西译坚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学校通过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人文氛围,推进各类学科竞赛,强化个性培养和准军事化管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50多个学生社团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近几届“APEC未来之声”中国区选拔赛中,学校先后有郑悦、杨鑫、丁倩雯、弓晨、杨鹏凯5位同学获得代表中国青年随同国家最高领导人参加APEC峰会的资格;师生积极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活动受到广泛好评;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大学生科技、文体活动竞赛屡屡获奖;优秀毕业生活跃在祖国建设发展的各条战线。 西译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严格的准军事化管理,良好的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赢得了“要学习到西译”的良好社会声誉。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外语水平高、综合能力强,富有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下得去,留得住,守纪律,善合作”。 西安翻译学院将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继续弘扬优秀办学传统、强化办学特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实现“追赶超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学校成立于1973年,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第五机械工业部、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河南省人民政府,现由河南省委教育工委、河南省教育厅统一管理,是河南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唯一一所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首批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院校,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学校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阳,总占地面积2137.01亩,有孔明路、光武路、文化路、东校区四个校区,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校舍总面积68.7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2亿元。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教育部认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协同创新基地2个、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2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个,省级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 学校有机械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汽车与航空工程学院、测绘环保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文化旅游与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科学教学部、体育教学部、艺术教育中心、五年制管理中心13个教学单位,建有机械制造、自动控制、电子信息、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环境工程、经济贸易、文化旅游等8个专业群65个专业。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2个,与河南科技大学联办本科专业4个,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5个、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6个、河南省特色专业7个、河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673人,高级职称教师377人,“双师型”教师占比91%。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3个,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省高层次人才9人,全国技术能手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职业教育教学专家8人,中原千人计划3人,省技术能手4人,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6人,省教学标兵5人,省优秀教师7人,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3个,省技能大师(名师)工作室8个,省市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4人,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9人,省市级拔尖人才5人。 学校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实施“1+X”证书制度,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订单式、导师制、教赛融合、分类培养等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8项;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参与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6个,主持建设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主持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37门,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5部、省级规划教材37部,省级立体化教材7部,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教学资源50强”“产教融合50强”。 学校坚定不移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发展之路,先后与各级地方政府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豫西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5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牵头成立河南国防科技工业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入选首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牵头成立河南机电设备与自动化职业教育集团,探索推进职教集团独立法人实体化运作;校企共建“恩大通用航空学院”“鲲鹏产业学院”“京东电商产业学院”“装备制造荣阳产业学院”“智能驱动卧龙电气产业学院”“智慧城建产业学院”“航天装备制造产业学院”等7个产业学院,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学校坚持产学研深度融合,近五年,共立项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592项,获批省部、市厅级科研平台37个,获授权专利602项,发表中文核心论文585篇,各类科技成果获奖262项,开展横向技术服务114项,技术服务到账额7192.22万元。 学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家教育机构和院校建立了合作机制,与俄罗斯弗拉基米尔国立大学合作举办机械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国家学历学位评估认证中心合作开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国际专业标准评估认证工作;与南非高教部、印尼高等教育联盟等机构合作培养建筑类、电子类、机电类等留学生;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安装公司在阿联酋、吉尔吉斯斯坦等境外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并对项目工作人员进行海外培训及指导。 学校坚持军工办学特色,注重军工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培养学生“忠”“毅”品性、“严”“细”作风、“精”“优”质量观念。近三年,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380多项,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学校荣获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2021年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高职院校学生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指数100所优秀院校”、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机械行业‘十三五’思想政治工作50强、全国职业教育顶岗实习管理优秀单位、全国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河南省文明校园标兵、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 新时代,新高职,新使命。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职教20条”,积极服务军民融合发展、制造强国、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争取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西安思源学院
关注
【工作环境】没暖气空调 【薪资福利】没有 【个人发展】耗时间不能照顾家庭,薪资低不能养家,出了问题学校甩锅
评价
3
评论数
2
内推招聘
0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是河北医科大学按照新机制、新模式创办的独立学院,2001年7月,由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3年被教育部首批确认。临床学院为全日制本科层次学历教育,面向全国招生。经历几年来的建设,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已发展成为涵盖多门学科的综合性独立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临床学院位于石家庄市东南高教区,交通便利,校园环境优雅,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公寓楼、食堂、标准运动场等基础设施,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 河北医科大学是河北省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具有上百年的办学历史,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临床学院依托河北医科大学雄厚的教育教学资源,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建设,已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临床教学是医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院非常重视临床教学基地建设,现已与11所医院签署了教学协议。学院临床教学基地包括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第四医院,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5所省级附属医院,另有沧州市中心医院、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等6所非隶属教学医院,为各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临床教学、见习和实习的场所,有效地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 学院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办学优势,先后创建了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六个本科专业。学院确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宽,适应现代医学发展,具有较强学习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现有在校生10018人,生源来自河北、北京、天津、山西、辽宁、上海、浙江、安徽等25个省市,95%以上省市第一志愿上线率...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国家首批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系国家教育部2004年批准设立的上海首批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21年获得上海市学位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提早培育项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和上海贤达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学校现有虹口、崇明两个校区,虹口校区地处市区东北部,毗邻上海外国语大学;崇明校区地处崇明区陈家镇,新古典主义和托斯卡纳风格的优美建筑与特有的生态环境相得益彰。雄厚师资与特色教研体系背景 学校依托上海外国语大学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外语教学与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建设以外国语言文学、经济与管理类学科为优势学科,以艺术设计学为特色学科,法学、教育学等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6大学科门类2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超万人。 学校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弘扬“贤者惟德、达者善事”的校训,紧紧围绕“具有高尚情怀、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英语+”“数字+”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新文科建设,强化国际化特色办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以英才计划为引领,以学科交叉融合为特色 学校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2018年起,学校实施“英才培养计划”,配备高层次教授队伍,为品学兼优、具备发展潜质的学生脱颖而出提供更优越的成长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2020年起,学校设立学生服务管理中心,下设学生发展部与学生事务部,坚持落实“全人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校企合作资源丰富,全球知名企业提供实习实践机会 学校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先后与东方国际集团、华东建筑设计集团、锦江旅游集团、用友新道、尚清实业、日本伊藤忠物流、松下电器、携程国际旅行社等知名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开展专业实习实践,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国际化教育理念与管理模式,与世界知名高校建立稳固合作关系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走国际化教育之路,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高等院校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师资团队中引进了50%以上的优秀海归教师,并先后与英、美、加、澳、德、法、西、瑞士、爱尔兰、匈牙利、日、韩、新加坡、马来西亚、埃及、约旦、阿联酋、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固的友好合作关系。学校通过学分互认、带薪实习、公费交流生、政府奖学金海外学习、本科双学士学位和本硕连读等项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多层次海外学习、实习机会,感受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提高跨文化交流沟通能力。近3年来,平均每年有16%左右的学生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 地处“985、211”高校集聚区,跨校跨专业学习条件优越 学校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实施全英语、双语分班教学,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同时,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参与东北片(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高校合作办学,为学生跨校辅修、选修课程创造条件。 创新、灵活、开放、包容,创建国际化知名应用型大学 学校不忘初心,坚持非营利性办学,坚守公益性办学方向。目前,学校正以其崭新的办学模式、灵活的办学机制、丰富的办学资源和内在的发展潜力,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积极创建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国际化、高水平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
关注
学校介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始建于1999年,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社会力量创办的独立学院。学校快速发展,卓越进步,在全国民办高校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成为中国成长较快、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民办大学。 学校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0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近千亩,建筑总面积30余万平方米,下设7个学院和基础教学部,开设33个本科专业(含方向),涉及工、管、经、文、艺五个学科门类,拥有学术交流中心、科研实验中心、计算机中心、艺术中心及现代化运动场等教学生活设施。智能化图书馆能同时容纳6000人阅读和学习。 学校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体系中准确定位,坚定走“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发展之路,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2个国家的256所大学,开通“本硕直通”和“微留学”等项目,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中国情怀、世界眼光的未来新型高端人才。 学校长期致力于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力开展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科技创新竞赛活动。在多项全国高级别大赛中接连取得突破,获奖人数和奖项等级位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近五年来,获国家级奖1123项,其中一等奖386项;获省部级奖2165项。2019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获一等奖2项,在江苏省100多所大学中排名第四。 学校与国际接轨的办学理念、与行业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办学实践、为地方提供智力支持以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丰硕成果,赢得了良好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新生报到率多年保持在97%以上,就业率连续三年超过98%,考研率和出国深造率在全国民办高校中名列前茅。荣获全国“首届中国创新榜样”、”江苏省“5A级社会组织”、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同时,被腾讯、网易、新华、新浪四大中国影响力媒体机构评选为“社会影响力独立学院”、“最受欢迎独立学院”、“品牌实力独立学院”和“综合实力独立学院”。 面向未来,学校将秉持“修学储能、经世致用”的校训,贯彻“文化引领、创新驱动、内涵发展、开放办学”的发展理念,着力培养“有事业抱负、有敬业精神、有专业品质、有职业素养”的高级专门人才,为早日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的科技大学而不懈奋斗! 住宿条件: 住宿费:1500元/生·学年(视具体住宿条件确定)。 奖助学金: 学校设有各类奖学金、助学金,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用以奖励在校优秀学生和资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学校官方网站链接: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官网:http://jc.nuaa.edu.cn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招生网址:http://jc.nuaa.edu.cn/jczs 招生处联系方式: 400-8288123 025-87190011 025-87190800 025-87197920 025-87192992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沪ICP备2021021796号
沪公网安备3101050200627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