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关注
去评论
平均薪资:0.0
评论数:
漂流蛙评分
1星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canvas,请升级你的浏览器。
0
5星
很差
不满意
刚及格
满意
爆赞
学校简介
学校介绍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隶属于河南省教育厅,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坐落在美丽的太行山南麓、豫西北新兴的中国优秀山水旅游名城——焦作市。这里山川锦绣、人杰地灵、环境优雅、交通便利... 全文
工商信息公示
登记状态:正常
公司全称: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
曾用名:-
法人代表:焦洪涛
成立时间:- 注册资本:36645万
信用代码:12410000317259360B
参保人数:-
注册地址:河南省焦作市新区碧莲路801号
官方电话
招生电话:0391-8767022,0391-8767021
学校性质:民办/公办
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大专)
专科(高职)
学校排名
222名 校友会高职Ⅰ类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相关学校
广东文艺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文以载道,艺以弘德。广东文艺职业学院是一所具有光荣历史传统和深厚文化积淀的大学,始建于1950年,前身是由毛泽东主席题写校名、叶剑英元帅亲自创办的“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1985年,成立“华南文艺业余大学”,校长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党组书记杜埃兼任,刘田夫、欧阳山任名誉校长,文艺大家关山月、黎雄才、郭绍纲、杨之光担任顾问。1995年更名为“华南文艺成人学院”,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主席刘斯奋兼任院长,文艺家林墉、郭绍纲、汤小铭、郑秋枫、陈翘、姚锡娟等任学术委员。2003年被列为广东建设“文化大省”九大文化工程之一。2004年更名为“广东文艺职业学院”,转制为全日制普通高等高专学院,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2019年成建制移交到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学校和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开展集团办学,实现优质资源的优化整合。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市,现有番禺、白云两个校区,占地300亩,另有清远校区规划用地600亩。学校为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文化表演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音乐家协会合唱联盟广东培训基地,并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学校德育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大师云集,传薪远举。欧阳山、刘田夫曾任名誉校长,文艺大家关山月、黎雄才、郭绍纲、杨之光曾担任顾问。岭南文艺人才于斯为盛,著名雕塑家潘鹤、著名水彩画家胡钜湛、著名音乐教育家梁訢、广东粤剧院原院长陈其仁、广东艺术研究所原副所长马明晓等曾在校领衔治学,文艺底蕴深厚。岭南文艺精神代代传承,成为学校最宝贵的学术积淀和精神财富。学校现有教职工600人,先后培养了全国模范教师2名、南粤优秀教师10名、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6名、文化和旅游部“万名旅游英才”13名,并引进工艺美术大师16名、非遗传人6名、国家一级演员、国家一级作家、国家一级指挥等7名、行业领军人才9名来校授课。 文旅融合,精准办学。学校是省内文旅融合特色最鲜明、文化艺术和旅游专业门类最齐全的高职院校。对接粤港澳大湾区文旅产业开设39个专业,打造音乐传播、工艺美术品设计、影视编导、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群,建成全国职业教育旅游类专业示范点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省品牌专业2个、省级“双精准”示范专业1个、省级高职院校内实践基地4个;培育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项目1个、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近5年,各级各类教科研课题立项共135项;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共获得国家级奖项12项、省级奖项224项,其中包含奥地利第五届奥林匹克世界合唱节混声组金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合唱比赛金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酒店服务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 产教融合,服务企业。学校牵头成立广东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集团、广东旅游职教集团、广东工艺美术产教联盟,建成省域最大的文旅产教融合平台;和220家文化、艺术、旅游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成省级示范职教集团1个;形成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的实习就业网络,开辟了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阿联酋、卡塔尔、印尼、马尔代夫、塞舌尔和澳门的境外实习就业途径。学校为社会输送了数万“文旅粤军”,得到了企业和社会各界高度好评。 传承创新,继往开来。学校始终牢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推动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现代文旅职业教育各领域、各环节;推动教学成果转化,实施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帮助中小学打造特色美育课程和实践品牌,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以美育人”的新局面,使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活起来、传下去,更好地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将秉承“砺志、创新、明德、尚美”的校训,锚定建设国内一流优质品牌文旅类学校的发展目标,打造省域文旅产业人才培育和文旅技术创新的职教高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高职文旅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薪资福利】少的可怜。指望工资的人,别来了。招生能力强的人,来吧绝对有空间。 【个人发展】一般。没有空间。就是干活干活。没有发展空间。你懂的你懂的凑字数。好的好的
评价
3
评论数
2
内推招聘
0
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为一所政法类全日制人民警察高等职业院校,由省司法厅领导、省监狱管理局管理,为副厅级单位。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始建于1980年4月,时称“劳改干部轮训班”。1981年6月, 省政府同意在“劳改干部轮训班”基础上成立“云南省公安厅劳改工作干部学校”,同年12月,省政府同意在同一校址成立中等专业学校“云南省公安厅劳改局技术学校”。1983年3月,省政府决定将“云南省公安厅劳改工作干部学校”、“云南省公安厅劳改局技术学校”合并,定名为“云南省第二公安学校”,同年面向社会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1994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颁布施行后,“云南省劳改工作警官学校”于1995年9月更名为“云南省司法警官学校”。 1998年1月,学校以优异成绩被司法部评为全国首批部级重点中专学校。 2003年1月,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在“云南省司法警官学校”的基础上独立升格组建为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开办高职大专教育,并实现了省政府“当年批准、当年组建、当年招生”的指示要求。2009年经中央政法委、司法部等15部委批准,被列入全国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单位。2010年初,通过云南省教育厅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11年先后被云南省教育厅、昆明市委市政府评为云南省省级文明学校和昆明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2013年至2021年连续三届被昆明市委市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2015年11月教育厅专家组对学院特色教学开展评估,评定为最高等级“特色通过”。2018年成功创建为云南省特色骨干院校。 (二)办学条件 学院地处昆明市官渡区大板桥镇,占地345.7亩,毗邻规划建设中的昆明国际新机场。学院总建筑面积(含一分校)65607平方米,其中校本部(含警兴苑)面积52132平方米,白沙河校区面积13475平方米。学院图书馆2534平方米,图书总数71.56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8.58万册,数字资源42.986万册(电子图书25.1万+电子期刊14.85万+学位论文3万+音视频360小时)。学院拥有现代化的体育运动场、警体射击训练场,查缉训练场,建有22个现代化专业实验室的实训中心,在全省建立了54个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基地,满足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求。 (三)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在职在编警察职工207人,警察教师157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9人,占教师总数的26%;讲师7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35人,占教师总数的33%;31—50岁的教师102人,占教师总数的65%;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65人,占教师总数的41%。基本上形成了一支政治合格、业务优良、结构合理,能适应司法警官职业教育需要的师资队伍。 (四)专业设置 目前学院现开设专业14个,包括:1.警察类专业(6个):刑事执行、行政执行、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刑事侦查技术、戒毒矫治技术、司法信息安全2.非警类专业(8个):法律事务、社区矫正、司法警务、安全防范技术、民航空中安全保卫、新闻采编与制作、应用泰语、应用缅甸语。 (五)人才培养 学院初步构建起一个涵盖刑罚执行、戒毒矫治、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及警务辅助等领域的应用型法治专门人才培养体系。建院41年来,学院累计为监狱、强制隔离戒毒单位、公安监所及社会用人单位培养输送了24000余名中专和高职大专全日制毕业生,培训在职干警48000余人次。圆满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保民生稳就业”高职扩招、中高职贯通五年制大专及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等专项任务。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
学校介绍 黑龙江工程学院昆仑旅游学院是2002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统招民办本科普通高校(教育部代码13304)。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280人,其中教授38人,副教授61人,双师型专任教师52人,硕士以上学历教师217人。 学院具有先进的办学管理模式。学院现设有七个系部,现有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文学四大学科门类11个本科专业,在校生4000余人。学院大力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保障社会人才需求,近年来,学院保持了较好的就业态势。 学院具有优雅的办学环境。景中有校,校中有景。学院坐落于国家AAAA级旅游胜地哈尔滨市郊二龙山。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浙江省物资学校,始创于1978年12月。2000年3月,筹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2002年1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高等职业学校,由世界500强企业物产中大集团(原浙江省物资局)创办。2017年7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成建制划转给浙江省机电集团,组建浙江省职教集团。2019年入选国家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2021年入选浙江省高职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 学校秉持“立德为本、致用为宗、崇尚优化、追求卓越”的校训,聚焦供应链集成服务产业生态,构建全价值化、全体系化的教育服务模式,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学校下设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院、汽车技术学院、数字信息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商贸流通学院、财会金融学院、文化艺术学院、梦想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9个二级学院,开设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技术、金融管理等34个专业,与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财经大学共建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汽车维修工程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5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0400余人,其中本科生630余人 。成人学历教育在读学生9800余人。 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联系和培训中心、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首批国家优秀骨干高职院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浙江省国际化特色校建设单位、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浙江省(省属)首批社会培训评价组织、浙江省职业教育“三全育人”典型学校、浙江省首批5A级平安校园。拥有6个国家骨干专业,2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全国行指委委员11名,其中副主任2名。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普通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教育部全国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央综治委首届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 学校坚持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首创中国特色产业学院的理论与实践。2007年,学校原创性地提出“产业学院”理论框架,并与物产中大集团成立全国第一家产业学院——物流产业学院;2012年,与世界500强企业物产中大集团合作举办“嵌入式产业学院”——浙江物产管理学院,为集团2万多名员工提供系统化的组织学习服务;2019年,学校与物产中大集团、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出资举办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物产中大国际学院。近10年来,为企业和社会共完成708个项目,培训数量37.47万人天。 学校坚持传统文化浸润,引领全国职业院校以文化人。1998年学校前瞻性地提出了在职业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积极倡导“以传统文化为依托,诗教为特色,兼容诗、书、画,并蓄文、史、哲的人文教育新模式”。与北京大学一起获得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校园文化建设成果特等奖(全国高职唯一)。2005年学校原创性地构建了“一体、两翼、三阶、四质、五德、六能、七化”的现代和谐职业人培养体系。该项成果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学校坚持以群立校,打造四流一体供应链集成服务高水平专业群。构建以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于一体的供应链集成服务专业集群为核心,形成“一体四流三基”的专业群布局,大力推进从“高原”到“高峰”的高水平发展战略。物流管理专业群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主持或参与制订国家职业技能标准6个。拥有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国家规划教材39本。与供应链龙头企业物产中大集团、阿里巴巴菜鸟物流、顺丰速运、百世物流等公司成立8家产业学院。 学校坚持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联系中心建在学校的优势,讲好中国职教故事。学校代表中国职教界积极参与职教政策框架多边磋商,多次主持或参与国际职教课题研究。主持制订马来西亚《跨境电商》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参与教育部《鲁班工坊建设规程》制定,设立泰国“丝路学院、”马来西亚“鲁班工坊”、柬埔寨“浙经院-柬创院国际教育中心”等机构,持续开展“中文+技能”海外办学项目。 学校坚持育训并举,依托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所、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面向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团体等开展各类培训、鉴定、学历教育、咨询、考点组织等服务,年均开展各类培训服务25万余人天,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 多年来,学校文、理科招生分数名列全省同类高职前列,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职院校就业质量50强”、浙江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是全国首批国家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建设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协作会副会长单位、工信部首批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省高校创业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2022年,学校成功与嵊州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嵊州校区战略合作协议,为破解学校办学空间发展瓶颈迈出了关键一步。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争创国内一流、国际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为浙江“两个先行”和教育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美丽的“北国江城”——吉林省吉林市,是吉林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以石油和化工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1950年10月创建于吉林省长春市,时名为吉林省工业专科学校,是建国后吉林省成立的第一所工业学校。1954年,为服务国家“一五”建设需要,学校迁至吉林市。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学校始终坚持独立发展,先后易名吉林食品工业学校、吉林化工专科学校、吉林石油化工学校、吉林化工学校。2002年1月升格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吉林省教育厅主管。 学校现有恒山西路、宜山路、吉桦东路等校区,现有建筑面积12.66万平方米,规划新校区建筑面积25.1万平方米,将于2024年3月建成投入使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4亿元,馆藏图书107万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9845人、中职在校生252人,高职扩招学生1236人,合计11333人。教职工403,高级职称152,双师型157。设有化学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管与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和体育教学部8个教学单位。 学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第三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第二批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建设单位,工信部“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单位;吉林省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吉林省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吉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创新人才100强品牌服务单位、中华职业教育社改革创新实验校、吉林省文明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吉林市文明校园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专业特色鲜明。围绕吉林区域石油化工、智能制造、医药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设置12个专业群49个高职专业,涵盖11个专业大类。拥有国家示范专业4个、骨干专业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品牌专业群3个、立项建设高水平专业(群)9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试点专业5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1+X证书试点专业30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个。形成了以石油化工为特色,以装备制造为主体,电子与信息、药品与医疗器械、交通运输、财经商贸、文化艺术等多个专业协同发展的专业布局。 学校师资实力雄厚。现有国家首批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优秀教学团队7个、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有30余名教师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教育教学名师、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青年教学名师、省特等劳动模范、省师德标兵、省五一劳动奖章、省拔尖创新人才、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优秀教师、省首席技师、吉林工匠、长白山技能名师、省技术能手、省青年技术能手、省吉林技能名师、省青年岗位能手、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等荣誉称号。 学校教学设备先进。建有国家级生产型实训基地5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个、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工程创新训练中心1个、职工培训基地1个。有校内实训基地150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282个。 学校教学成果丰硕。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27项。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13门、优秀课23门、课程思政学科育人示范课程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制定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1个,参与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6个。获评“十三五”国家规划教材4部。近五年,学生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获国家级一等奖 2项、二等奖 9 项、三等奖 14 项;获省级一等奖 134项、二等奖 203项、三等奖 277项。学校设有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近三年,完成各类科技项目20项、横向科研项目36项,获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获授权专利30件,教师发表科技论文200余篇。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涵养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着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屡创佳绩,多名学生荣获吉林省优秀大学生、吉林市十佳大学生、吉林市疫情防控优秀青年志愿服务者等荣誉称号。每年有百余名学生参军入伍,有12%左右毕业生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实现了高专业对口率、高起薪、高成长性、高稳定性和高满意度的工作目标。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品德品行好、技术技能强、发展潜力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7万余名,涌现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各级劳动模范、创新创业先锋、企业技术骨干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学校不断深化产教融合,牵头成立的吉林化工职教集团获批为省示范性职教集团,并入选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开展冠名班、定制班、订单班培养,成立众诚石化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和丰满区社区学院。坚持协同创新,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大型企业合作,校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持续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落实协同育人,与多家企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育人试点,聘请技能大师担任客座教授,成立大师工作室6个。与吉林石化公司、吉林昊融集团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开办继续教育本科班等合作。 建校73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坚守办好职业教育的初心使命,传承“厚德求是,强学力行”的校训精神,彰显“根植石化、服务区域”的办学特色,弘扬“严谨、求实、勤奋、进取”的校风,自强自立、守正创新,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之路。 面向未来,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三步走”发展目标,统筹实施“五大战略”,全面落实“十项工程”,立足吉林、服务行业,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建设国内一流职业技术大学为目标,奋力谱写新时代吉林工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位于美丽的洞庭之滨、闻名天下的岳阳楼附近,是一所典型的生态型、公园型、民族型学校。学校前身为美国传教士海维礼夫妇于1901年创办的贞信女子学校,1952年改办岳阳师范学校,曾是全国百强师范。2003年由岳阳师范学校独立升格为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占地面积800多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资产近7亿。现有教职工900多人,其中正副教授130余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双师型”教师200余人。设有学前教育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小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院、智能通信学院、商贸旅游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社会培训学院。开办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早期教育、艺术设计、服装设计、旅游管理、航空服务、商务英语、物联网工程、移动应用开发、通信技术等26个专业,其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文化创意3个专业群被湖南省教育厅立项为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予以重点建设。学前教育、艺术设计两个专业群被湖南省教育厅立项为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专业群(A档)予以重点建设。学校是湖南省早期教育联盟、湖南省智慧教育联盟、湖南省小学教育联盟牵头单位和理事长单位。学校现有各民族学生15000余人。 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教育援藏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教育部西藏小学教师、幼师定点培养基地、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平安高校”、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南省诗教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河南检察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河南检察职业学院隶属于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接受河南省教育厅的业务领导。学院前身是1988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成立的河南检察学校,主要承担河南检察干警的培训任务。1994年4月开展学历教育,面向社会招收检察专业中专生。2003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同意,设置河南检察职业学院,成为我国检察系统唯一面向全国招生的普通高等院校,主要承担法律专科学历教育。 除了专科教育,2011年,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联合办学,学生在河南检察职业学院培养,毕业颁发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证。目前本、专科在校学生6500余人。 学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龙湖大学园区,占地1150亩,校园内自然湖泊260余亩,碧波荡漾、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景色怡人。学院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培训楼、办公楼、图书馆、400米标准化运动场、篮球场、网球场、学生公寓、校园网、餐厅、超市、洗浴中心等教学和生活设施。学生公寓全部有空调、阳台、卫生间,配有电话、因特网接口等设施。建有教室109个,微机室、语音室10个,教学用微机345台、语音机355台。教室全部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建有痕检、文检、侦查、速录、教研5个实验室和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中心、检苑鉴定中心、汽车驾驶基地、警体障碍训练、体能训练及警务区等8个实训教学场地。图书馆藏书78万册,其中纸质图书31.6万册,电子阅览图书10.4万册,数据库图书36.6万册。订阅各类期刊573种。有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655万元。 学院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治学严谨、爱岗敬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300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78.9%,其中博士15人,教授、副教授39人。有3人被评为全国检察系统“十佳教师”和“优秀教师”,有8人被评为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和全省学术带头人。学院积极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科研实力逐年提升。学院在省内法院、检察院、律所等单位设立教学实习基地100个,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专业化、应用型人才。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 1986 年,是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陕西省教育厅,学校地处陕西省宝鸡市。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实施以爱国、文化、管理、课堂、实践、读书、体育、美育、劳动为核心的“九维育人”模式,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学用相长、知行合一,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学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首批国家和陕西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教育部‘互联网+中国制造 2025 ’产教融合促进计划建设院校”以及“教育部中德职业教育汽车机电合作项目院校”,成为“国家电子信息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电子职教集团”以及“宝鸡市现代装备制造职教集团”牵头单位。莘莘学子在各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争金夺银,荣获国家和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120 多项。 学校聚焦区域装备制造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立足支撑服务制造强国强省建设和宝鸡市“装备制造名城”建设,构建形成“一体两翼”专业发展格局。以智能制造专业群为主体、以电子信息和交通运输专业群为两翼、兼顾土木工程与现代服务专业群的“一体两翼”专业发展格局,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获批成为陕西省“双高”建设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等特色专业群与区域高端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能源化工等千亿产业集群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契合度极高,支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作用十分突出。 学校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三星、施耐德、大众等国际知名企业,与吉利汽车、中兴通讯、江苏长电科技等国内知名企业,与中铁宝桥、陕汽、宝钛、宝鸡机床等地方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近几年,在省教育厅和宝鸡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在宝鸡市蟠龙高新技术产业园建成新校区,形成“园中有校 校中有企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的独特办学优势。学校以此为契机,联合政府、行业、企业共建吉利智造学院、中兴产业学院、钛及先进材料产业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风标制造产业学院、宝鸡擀面皮产业学院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学院,努力将“产、学、研、用”融为一体,着力打造“西部产教深度融合示范基地”。 校 训:厚德强技、立身立业 办学思路:扩规模、提质量、创特色、树品牌 愿 景:形成“一院一特色、一院一产业”,争创立足陕西、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智能制造特色“双高”院校。 招 生 网:http://zsw.sxjdzy.cn/ 招生咨询电话:0917-3328888 3633887 3633889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省内唯一一所邮政、通信类专业为特色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省级文明单位”,始建于1958年。学校主校区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浙江四大湾区之一绍兴滨海新区),杭州校区为学生综合实训和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学校是国家智慧城市培训基地、国家安全生产培训演练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邮政局确定的第一批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移动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浙江省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兼具邮政和通信两大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资质,被誉为浙江通信行业的“黄埔军校”,全国邮政快递人才培养的五朵金花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2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值2.2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值4309.72万元,图书38.9万册。共设置21个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教育部交通运输大类示范专业点1个,浙江省高职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优势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全日制在籍学生7770余名。 学校坚持“以素质为核心,以技能为本位”的办学理念,以打造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品牌、激发高职教育和培训业务活力为整体发展思路,促进教学与培训“双轮驱动”、深化学校与行业“双向融合”、提升创新与创业“双重内核”,成功打造了知行合一的思想教育平台、学练合一的专业教学平台、全面参与的服务管理平台,借助信息化的时代浪潮,用专业彩绘互联网+的现实图景,在邮政通信类专业教育领域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优势。利用行业办学特点,学校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通过引企入校、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推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内外建有阿里巴巴数据中心培训学院及人才培养基地、浙江电信10000号工学结合实训基地、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ICT学院)、中国铁塔(浙江)产业学院及实训基地、万国数据运营技术学院及实训基地、晶盛机电学院、浙邮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安恒网络安全产业学院等。 学校先后牵头(参与)了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和《高等职业学校快递运营管理专业教学标准》的修(制)订工作,光通信技术、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移动通信技术、通信技术等专业参与了对应专业的教学标准修(制)订,组织工作和制订质量得到了国家邮政局人事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专家的高度肯定,为开设同类专业的高校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和参考,也进一步扩大了学校通信类、邮政快递类专业在全国院校中的影响力。 学校秉承“求是、立德、尚学、精业”的校训,围绕“三全”育人方针,高度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国家级试点学校”为依托,积极开展五星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努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持续优化育人环境。学生先后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大赛、全国计算机软件设计比赛、“知行杯”中国通信服务职业教育联盟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全国“经典诵读”比赛、全国“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邮政职业教育快递技能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级各类大赛中连续获奖,充分体现了学校专业教学和综合素质教育的成果,为学生多层次全方位锻炼自己、展示自我提供了平台,也为新时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学生创新创业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教育引导,强调“一专多能”,鼓励学生多证书多通道发展。学校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通服等通信运营商及各通信设计、运行、维护支撑服务企业和邮政快递企业。多年来校企之间良性互动,招聘岗位供需比高达1:4,毕业生因全面的综合职业能力、较高的专业对口率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而深受社会和企业的欢迎,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以上。一大批毕业生在各大通信邮政企业成为技术骨干,有的走上了中高层管理岗位,充分体现了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彰显了邮政通信类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学院联系方式: 学院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滨海新区开元东路88号 邮编:312366 学院电话:0575-88312926 传真:0575-88320302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