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交通大学 工作感受
2020-03-15
西安·通信研发工程师 评价
【工作强度】工作强度非常大,实在受不了
【薪资福利】福利待遇比较低,也不说什么时候涨工资
【工作强度】工作强度非常大,实在受不了
【薪资福利】福利待遇比较低,也不说什么时候涨工资

西安交通大学
2.0
关注
学校介绍
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西迁以来,一代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国家,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以实际行动铸就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西迁精神。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15位老教授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西安交大西迁的老教授”。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勉励师生在新时代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给全校师生以巨大关怀和极大鼓舞,为学校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十九世纪末,甲午战败,民族危难。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盛宣怀秉持“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信念,于1896年在上海创建了南洋公学,1921年定名为交通大学。学校坚持“求实学、务实业”办学宗旨,强调“修一等品行、求一等学问、创一等事业、成一等人才”办学目标。至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独具“理工管”特色的著名大学。抗战时期,学校移至租界,内迁重庆,坚持沪渝两地办学,为抵御外侮,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解放前夕,师生积极投入民主革命和解放斗争,学校被誉为“民主堡垒”。
1955年中央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1956年起师生分批迁赴西安;1957年分设为交通大学西安、上海两个部分,实行统一领导;1959年,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同年被列为全国十六所重点大学之一。2000年国务院决定将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医科大学、陕西财经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西安交通大学。
学校是“七五”“八五”重点建设单位,首批进入国家“211”和“985”工程建设学校。2017 年入选国家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A 类建设高校,2022 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8 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2个学科入选陕西省“双一流”建设学科。据 2024 年 1 月 ESI 公布的数据,学校19 个学科进入世界学术机构前 1%,6 个学科进入前 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万分之一,排名全球第9。
学校是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艺、教育、交叉等11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设有34个学院(部、中心)、9个本科书院和3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在编教工6568人,其中专任教师3755人。师资队伍中入选院士、杰青等国家级各类重大人才工程588人次,获评国家级创新团队51个,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50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1名。
学校现有学生59267名,其中本科生24539名,研究生31194名,国际学生3534人,来自136个生源国;本科招生专业7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0个,博士后流动站30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目前学校共有省部级及以上基地228个,其中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
建校128年来,形成了兴学强国、艰苦创业、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优良传统,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培养出了一大批卓越的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企业家、艺术家、医学专家等,如蔡锷、张元济、蔡元培、黄炎培、邵力子、李叔同、邹韬奋、陆定一、钱学森、张光斗、汪道涵、吴文俊、杨嘉墀、徐光宪、姚桐斌、陈能宽、江泽民、侯宗濂、黄旭华、顾诵芬、丁关根、吴自良、蒋新松、蒋正华、王希季、李金华、韩启德等。建校以来,有200余名交大校友当选“两院”院士;迁校以来,学校培养或在校工作的院士89名。有6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4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6位新中国“最美奋斗者”、2位“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10位世界500强中国企业掌门人,5 位“国家卓越工程师”。2015 年以来,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171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获得者86人。
学校建立思政引领、品行养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维创新“五位一体”育人模式,建立“通识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本-硕-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百千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计划,打破学科壁垒,积极探索高端人才培养新路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006年,学校实行书院、学院“双院制”培养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党建引领、知行兼修、师生共处、因材施教”的“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服务,2019年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首批试点高校。坚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1985年开始招收少年班学生;随后开办钱学森班、侯宗濂医学试验班、人工智能试验班、储能班;以钱学森学院为载体,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力学、基础医学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科学家素养的行业领军人才为目标来建设和管理各类试验班,把钱学森精神和智慧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
学校6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0项,入选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12个,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9门,拥有8个国家级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团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7篇、提名奖46篇。
2000年至今,学校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基地与人才专项等重大项目数百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承担国家级社科重大科研项目53项,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奖36项,与政府、企业等共建31个高端智库,一大批研究成果被采纳应用。
学校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以服务人民生命健康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为契机,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以医工交叉为突破点,加速促进医工、医理、医文交叉融合,推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加快推进医学前沿研究,构建具有交大特色和示范效应的医学教育新体系,推动附属医院高质量发展,实现医学学科突破发展,建成一流医学学科,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进入新时代,学校主动把握世界高等教育规律,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以“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为目标定位,创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围绕理、工、医、文4大领域建立了8大平台、30个研究院和400多个科研基地、智库,深入推进教研一体、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协同育人、联合攻关,通过先行先试、破题示范,主动探索21世纪现代大学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模式、新形态和新经验,打造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创新引擎。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迁校以来,创造了百余项国内外科学研究领域的“第一”,在抢占科研制高点方面发挥了交大的引领作用,其中包括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第一个汽轮机、汽车制造、制冷与低温和压缩机、储能专业,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首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处理芯片,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等。
迁校以来,学校创造了30000余项科研成果,其中241项获得国家三大奖,产生了数以千亿计的经济社会效益。学校依托学科与人才培养优势,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与政府、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注重解决行业关键性技术问题,充分发挥科技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
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西迁精神,深入实施文化强校战略,坚持人文与科学并重,构建“塑心、育行、绘象、造境”文化建设格局和全方位文化育人体系,以“文化+”激活基层“文化细胞”,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文化、求实创新的学术文化、宽厚包容的人文文化,打造特色鲜明的体育文化、美育文化、劳动文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先生”系列话剧、金色梧桐节等一批文化品牌深入人心。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展示、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
学校深入实施“星航计划”“攀登计划”,着力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的升级版、“枫桥经验”的大学版。学校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131个学生社团,科技、文艺、体育等活动丰富多彩,“九州名家”“纵论四海”“新港报告”“创源论坛”等成为师生开拓视野的经典品牌。历年来,交大学子在SAE国际航空设计大赛、VEX机器人世界锦标赛、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世界华语辩论锦标赛、国际英语演讲大赛、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世界大学生赛艇锦标赛、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亚洲区选拔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Robomaster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科研类)锦标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与社会实践科技竞、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赛等国际国内大赛中屡获佳绩。
学校高度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秉承为世界之光的传统,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近年来,实施全球校园计划,通过联合培养、学生交换等多种形式,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探索合作新模式,创办西交利物浦大学、西安交通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相关公司

福建宇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关注
福建宇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福建宇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位于美丽的福建省厦门市,是一家专注于电子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秉承“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经过多年的稳健发展,已成长为我国电子设备行业的重要力量。
一、公司历史
福建宇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初期以电子元器件的生产为主,经过不断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逐步形成了以电子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公司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成功实现了从单一产品向多元化产品的转变。随着我国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福建宇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紧跟时代步伐,加大研发投入,积极拓展市场,逐步形成了以通信设备、智能终端、工业自动化设备等为主导的产品体系。
二、业务和产品
1. 通信设备:公司生产的通信设备包括无线通信设备、光通信设备、移动通信设备等,广泛应用于电信运营商、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等领域。
2. 智能终端:公司致力于智能终端的研发和生产,产品涵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以高性价比和优质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3. 工业自动化设备:公司生产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包括PLC、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电子、食品等行业,为客户提供高效、稳定的自动化解决方案。
4. 电子元器件:公司生产的电子元器件包括电容、电阻、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质量可靠,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
三、最近动态
1. 技术创新:福建宇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近年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与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公司成功研发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市场拓展: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公司还积极参与国内外展会,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3. 人才培养:公司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公司定期举办各类培训活动,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4. 企业荣誉:福建宇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多次荣获“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著名商标”、“厦门市优质产品”等荣誉称号,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总之,福建宇信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将继续秉承“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我国电子设备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在未来的日子里,公司将继续努力,为实现“打造国内外知名电子设备品牌”的愿景而不懈奋斗。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福建鱼鲜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关注
感觉人事还蛮热情的,因为走不开,没有过去面试,应该还行
评价
2.5
评论数
2
内推招聘
0

福建友好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注
福建福日友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注于环保技术研究和环境治理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美丽的福建省福州市,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产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长为我国环保行业的领军企业。
一、公司历史
福建福日友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绿色、创新、和谐、共赢”的企业理念,致力于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力量。公司历经数次转型升级,逐步形成了以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施工和运营维护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2005年,公司成立之初,专注于环保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环保产品。2008年,公司开始涉足环境治理领域,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环保解决方案。2010年,公司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设备,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2015年,公司开始拓展海外市场,业务范围覆盖东南亚、非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二、业务和产品
福建福日友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以下业务:
1. 环保技术研发: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致力于环保技术的创新与突破。目前,公司已取得多项专利技术,并在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治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2. 环境工程设计:公司具备丰富的工程设计经验,为客户提供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设备选型等在内的全方位工程设计服务。
3. 环保设备制造:公司自主研发的环保设备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治理等领域。
4. 工程施工:公司拥有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具备丰富的施工经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工程施工服务。
5. 运营维护:公司提供环保设备的运营维护服务,确保客户设备稳定运行,降低客户运营成本。
主要产品包括:
1. 污水处理设备:适用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养殖废水等多种污水处理场景。
2. 固废处理设备:适用于生活垃圾、工业固废、医疗废物等多种固废处理场景。
3. 大气治理设备:适用于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油烟等多种大气污染治理场景。
4. 环保工程:包括水处理工程、固废处理工程、大气治理工程等。
三、最近动态
1. 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福建福日友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在环保领域的突出表现,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标志着公司在技术创新、研发实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2. 承接非洲地区环保项目:公司成功中标非洲某国的环保项目,标志着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3. 与知名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公司与国内知名高校展开产学研合作,共同研发环保新技术,推动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
4. 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与多家环保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环保产业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5. 举办环保知识讲座:公司定期举办环保知识讲座,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助力我国环保事业。
总之,福建福日友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秉承“绿色、创新、和谐、共赢”的企业理念,为客户提供优质的环保产品和服务,为我国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福建优驾驾驶员服务有限公司贵阳分公司
关注
我的驾驶证差三个月才够三年了.让我回来了
评价
2.5
评论数
2
内推招聘
0

福建永兴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关注
做的事情比较杂,没有什么明显的分工,技能会的越多越好
评价
2
评论数
1
内推招聘
0

福建永利协盈投资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关注
底薪2200 全勤300 晚上九点才下班。不介意下班时间的可以考虑
评价
3
评论数
1
内推招聘
0

福建永利汇茶具有限公司
关注
早上要跳舞吃饭时间不稳定人员不好相处领导不给力
评价
2
评论数
1
内推招聘
0

福建永惠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关注
福建永惠医药连锁有限公司
福建永惠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集药品零售、批发、物流配送、健康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药企业。公司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致力于为福建及周边地区的人民提供优质、高效的医药健康服务。以下是关于福建永惠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的详细介绍:
一、公司历史
1. 创立初期:1998年,福建永惠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在福州市成立,以零售业务为主,逐步在福建省内拓展市场。
2. 规模扩张:2003年,公司开始涉足药品批发业务,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省的物流配送网络。
3. 多元发展:2008年,公司开始探索健康管理服务,开设多家健康管理中心,为顾客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和健康管理方案。
4. 持续创新:2015年,公司引进先进的ERP管理系统,提高运营效率,优化供应链管理。
5. 荣誉成就:多年来,福建永惠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荣获“福建省优秀医药企业”、“福建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二、业务和产品
1. 药品零售:公司拥有多家门店,销售各类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满足顾客的多样化需求。
2. 药品批发:公司拥有完善的批发业务体系,与多家知名药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客户提供优质、稳定的药品供应。
3. 物流配送:公司拥有现代化的物流中心,配备先进的仓储设备和配送车辆,确保药品安全、高效地送达客户手中。
4. 健康管理服务:公司开设多家健康管理中心,提供专业的健康咨询、体检、慢病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
5. 产品研发:公司积极投入研发力量,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和保健食品,满足市场需求。
三、最近动态
1. 2021年,公司成功入选“福建省医药零售行业20强”,进一步巩固了在福建省医药行业的地位。
2. 2022年,公司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投入资金升级ERP系统,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3. 2023年,公司推出“健康生活馆”项目,整合线上线下资源,为顾客提供一站式健康管理服务。
4. 公司与多家知名医疗机构合作,开展健康公益活动,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5.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积极开展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总之,福建永惠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拓展业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福建及周边地区的人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药健康服务。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福建永德吉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注
剥削人的私企,工资低,工作量大,天天加班,裙带关系严重,没有发展前途
评价
2
评论数
1
内推招聘
0

福建雍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关注
员工流动性大,很少能做得久的,工资待遇一般
评价
3
评论数
2
内推招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