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永升物业管理公司 工作感受

2020-03-03

徐州·管家 评价

官僚主义严重,虐待新来的大学生,我去面试的时候有个老女人在办公室直接说新召来的大学生像傻瓜,态度不好,而且经理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在旁边,和这种人在一起工作,他们也做的下去,还有就是对业主推诿责任,一切以骂赢业主为先,物业管理不完善,种种漏洞不改进,很难搞下去。最后说你不适合这份工作,因为太年轻,老的都是去混的。年轻人过去天天挨骂


上海永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是旭辉永升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证券代码:HK.1995 )旗下中国境内经营主体 。 旭辉永升服务是旭辉控股旗下的服务品牌,成立于2002年,并于2018年12月在香港主板上市( 证券代码: 01995.HK ),是一家拥有一级资质、享有良好声誉且快速成长的智慧城市服务品牌。曾连续多年获评中国物业管理服务百强企业,2022年蝉联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第11位。 截至2022年6月30日,旭辉永升服务管理规模超过2.08亿平方米,签约面积超过2.91亿平方米,成功进驻全国117座地级城市,为超64万户居民提供美好生活。 未来,旭辉永升服务将继续秉承“用心构筑美好生活”的使命,围绕“让客户省心、放心、开心”的核心价值观,用科技创新带动多元发展,坚持“平台+生态”的发展战略,成为客户首选的智慧城市服务品牌。
赞同·0
再接再厉·0

关注微信公众号

「漂流蛙」

提交评论吧~

相关公司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座落于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大学园区,始建于1984年,是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国家计划统一招生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高等院校。政策上享有自主招生的优势。先后为国有和自治区输送应用型人才17万余名,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院占地约521亩,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556万余元,各类图书资料23万余册。建有标准化的护理、中医、针灸推拿实训中心;中药制剂实训室、会计实务实训室等20余个;还拥有内蒙古北方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农村医药报社,圣邦驾校,学院并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国际蒙医院等10余家三级甲等医院建立了教学关系,同时建立了6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并与区内相关本科院校建立专升本合作关系。 学院设有护理学院、医学系、理工系、经管系、继续教育学院和职业培训中心、技能鉴定中心,开设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口腔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学前教育、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畜牧兽医等专业。以医、护专业为特色、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为支撑的专业集群,形成以发展高职教育为重点、中专及大专续本教育、继续教育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护理专业被评为自治区品牌专业,护理实训基地建设还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基础护理》、《内科护理学》、《基础会计》被评为自治区精品课程。 学院办学37年来,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相结合,多元化发展的办学之路。学院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育人报国”的办学理念,先后被教育厅评为“教育示范学校”、“优秀办学单位”、“依法治校示范校”、“就业示范100强”、“百名优秀学生母校”等荣誉称号。党组织也分别于2011年7月和2016年7月两次被自治区党委高校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是在原衢州师范学校、衢州卫生学校、衢州教师进修学校、衢州中专四校基础上,于200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与浙工大浙西分校联合筹建衢州学院,2010年衢州学院“升本”成功后,重新开始独立办学。学校现占地387亩,设有8个二级学院,28个高职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7000余人,教职工53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51人、硕士及以上学位415人,博士32人。 近年来,学校锚定“双高”院校建设奋斗目标,紧密对接衢州主导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全力推进“2+3+2”专业群建设,以护理专业为核心的医护康养、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两个专业群入选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名录,国控针灸推拿、中医学专业获教育部批复并实现高分段招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省科技进步奖、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尖兵”“领雁”项目、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博士创新站以及国家级和省级A类竞赛等一大批“双高”建设重大标志性成果取得重大突破,“产学研协作创新基地”成功入选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省高职院校督导评估中,列全省47所参评高职院校第11名。坚持以服务地方和促进就业为人才培养导向,深化衢州市职业教育“五统筹”改革,高质量建设四省边际(衢州)共富学院,组建衢州职业教育集团,发挥四省边际职业培训联盟作用,与华友集团共建华友新材料学院,与市消防支队共建消防救援学院,与区域三所中职学校合作开展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试点,共建衢职院智慧学院、江山分院、常山分院,2022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8.66%,留衢就业率达24.63%。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与海外院校合作办学项目顺利获批,与通天星集团共建柬埔寨“丝路学院”全面推进。 当前,学校持续抢抓党中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机遇,全力推进“双高”院校、职教本科建设,到2025年左右,建成护理(医护康养)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工业互联网)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学校跻身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行列;到2027年左右,2~3个专业群被列入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学校跻身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行列;到2030年,学校升格为职业教育本科大学,形成以职教本科为主体、职教专科(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为支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国内竞争力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衢职范式”,为衢州市高质量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衢州实践贡献力量。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内蒙古艺术学院
学校介绍 历史沿革 内蒙古艺术学院坐落于美丽青城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综合性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57年的内蒙古艺术学校。1987年,在内蒙古艺术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2001年,与内蒙古大学实现实质性合并。2015年经国家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独立设置为内蒙古艺术学院。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4年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2021年获批自治区“十四五”时期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项目。 办学成就 学校师生近年来在各类艺术创作展演中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原创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先后荣获第十一届全国“荷花奖”舞剧奖,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暨第十六届文华大奖、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圆梦奖最高奖项—“最佳剧目奖”和“最佳导演奖”,并入选“中国艺术研究院倾心推荐 在‘讲话’精神的照耀下 百部文艺作品榜单”;颉元芳教授水彩画《远方》荣获第三届中国美术奖•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以上奖项实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在国家政府最高艺术奖项上零的突破。2015年以来,师生在“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华北五省区舞蹈比赛、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时报金犊奖、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展演赛事中获奖188项,获自治区“萨日娜”奖、“索龙嘎”奖、“五个一工程”奖22项。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2项,并成功组织实施了蒙古族长调艺术人才培养、马头琴教育与传承人才培养、蒙古族礼服制作技艺传承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民族题材动漫青年创作人才培养等项目。 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如作曲家阿拉腾奥勒,歌唱家德德玛、拉苏荣、腾格尔,民乐演奏家李镇,指挥家娅伦格日勒,作曲家兼音乐制作人三宝,舞蹈家及舞蹈教育家敖德木勒、敖登格日勒、康绍辉、赵林平,影视演员萨仁高娃、丁勇岱,影视导演康洪雷, 画家李德才、李学峰,主持人纳森等。 教学单位及学科专业 学校现有新华和云谷两个校区,占地750余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米。现有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影视戏剧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新媒体学院、文化艺术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教学部9个教学单位和1所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以艺术学学科为主,有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涵盖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设计等专业领域的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授权点。有艺术史论、艺术管理、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舞蹈表演、舞蹈学、舞蹈编导、表演、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美术学、绘画、雕塑、书法学、中国画、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文化产业管理等26个本科专业。 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音乐表演、舞蹈表演、舞蹈编导、绘画、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中国画、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文化产业管理),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音乐表演),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蒙古舞),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蒙古舞)。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0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门,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8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基于民族音乐‘非遗’传承的音乐表演特色专业建设),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自治区级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项目2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3项,自治区级金奖4项、银奖3项、铜奖3项。 现有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1个(艺术学理论),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类高校美育研究中心、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民族艺术研究基地),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草原丝路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播基地)。先后获批建立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传承项目《蒙古族传统音乐》)、文旅部中国—东欧国家民族艺术传承交流中心、中国文联首批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教育部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基地等国家级科研创演平台;蒙古族青年合唱艺术人才培养基地、安达民族音乐传承创新与传播中心、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内蒙古皮革艺术产业化项目示范基地、蒙古族服装造型与工艺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蒙古族装饰艺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动漫产业研发与人才培养基地等自治区级科研与人才培养平台。2010年以来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3项。2017年以来获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资助9800多万元。学报2020年获评“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师资队伍 学校目前有教职工887人,其中专任教师451人,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328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186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50余人。有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并遴选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自治区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 3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培养人选9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带头人4人,自治区“草原英才”滚动支持个人项目2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层次人选4人、二层次人选5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教学名师3人、教坛新秀6人。 对外交流 学校积极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与锡林浩特市、兴安盟行政公署、托克托县、和林格尔新区管委会、兴安盟职业技术学院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师生创作实践实习基地,参与了呼和浩特市与驻呼7所高校共建“一区两基地”项目,积极推动科研创新、促进艺术类成果转化,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近年来,承办了首届中国•内蒙古马头琴艺术节系列活动、全国艺术硕士美术指导教师优秀作品巡展、全国八大美术学院院长高峰论坛、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九届年会、2016海峡两岸青少年舞蹈交流与展演等学术艺术展演活动。加强与地方乌兰牧骑在人才培养、创作展演等方面的合作交流,组建学校乌兰牧骑,广泛开展惠民演出。 积极开展国际间的艺术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佛蒙特大学、美国佛蒙特艺术中心、美国伊利诺大学、丹麦皇家美术学院、蒙古国文化艺术大学、蒙古国音乐舞蹈学院、蒙古国国立科技大学、泰国格乐大学、韩国启明大学等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泰国格乐大学开展博、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合作。举办了中美“马文化周”“文化艺术活动周”等活动,连续10多年举办了“中美东方之旅”艺术交流活动,多次参与中俄艺术联盟、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艺术交流活动,多次前往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瑞典、丹麦、德国等国家和港澳台等地区进行访问演出或举办作品展览,为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国际影响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未来发展 经过六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内蒙古艺术学院与时俱进,经风雨而茁壮,历沧桑而弥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取得了丰硕的艺术成果,承担起了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赢得了独特的声望。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续秉承“德高艺美,智圆行方”校训,坚持服务内蒙古、辐射全国,培养基本功扎实、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较高、实践能力较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努力向国内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艺术学院建设目标迈进。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是一所为政法系统培养、培训人民警察的高职院校,始建于1964年4月,历经“山西省公安技校”、“山西省公安学校”、“山西省劳改工作学校”、“山西省劳改警察学校”、“山西省第二人民警察学校”等校名的更迭。2004年5月20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山西省第二人民警察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山西警官职业学院。由山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山西省监狱管理局管理。 学院设有22个部门,其中党政机构9个,教学机构8个,教辅机构3个,群团组织2个。现有教职工231人,专任教师88 人,在校生188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30人,硕士学位以上的33人。 学院现占地面积228.12亩,总建筑面积37770.13㎡,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34万元,馆藏纸质图书文献26万余册,建有“计算机应用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1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18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3个,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实训的需要,拥有较为完善的校园网,为工学结合提供了必要的教学条件。 学院先后被中纪委、教育部、团中央、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省政法委、山西省教育厅等授予“法力先锋”、“全国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西省文明学校”、“省级文明和谐单位”、“省直文明和谐单位标兵”、“山西省依法治校示范校”、“人民群众满意的司法行政单位”、山西省司法行政系统首届“百佳”集体、“山西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企业”等荣誉称号,多次被省司法厅、省监狱局荣记集体二等功、三等功,多年被评为省监狱系统“创建三好班子活动先进集体”。狱政27班和高职8班相继被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先进班集体标兵”和“全国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山西同文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5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正式备案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位于三晋腹地、晋商之乡、三贤故里、清明寒食之乡——介休市。学院东临平遥古城,西接汾河之畔,南眺绵山风景区、大运高速公路和大西高铁线,北连108国道,交通便捷,经济文化发达,气候环境宜人。 学院占地20余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1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 3 亿余元。现有馆藏图书 35 万余册,电子图书20余万册,文体科技中心 1 座,现代化教学大楼 2 栋、智慧餐厅 1 座、学生公寓楼 5 栋,教师公寓 1 栋。并建有智慧教室 43 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 48 个,校外实训基地 81 个。2023 年在建医工结合科技大楼 1 栋。学院现有专职教师338 名,副高级以上职称的 69人、研究生学历 50余 名。全日制在校生7300人,已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两万余名毕业生。 学院现设有医学护理系、医学技术系、经济管理系、工程技术系、铁道运输系,公共基础部、思政部,图文信息中心、继续教育中心“五系两部两中心”九个教学系部。开设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药学、中药学、医学美容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眼视光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疗器械维护与管理、法律事务、大数据与会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中西面点工艺、现代物流管理、计量测试与应用技术、软件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字媒体技术、飞行器数字化制造技术、煤炭清洁利用技术、机电设备技术、应急救援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速铁路综合维修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铁道工程技术(铁道养护方向)、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铁道供电技术、建筑消防技术等专业。学院现有在校生7300人。办学规模居省内民办高职院校之前列。 学院自成立以来,紧跟国家高职教育的改革步伐,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办学思想;秉承“立足介休,面向晋中,服务山西,辐射全国,着力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弘扬“育人为本,厚德重技,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的八字校风是一代又一代同文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源泉;是一批又一批风华正茂的同文学子志存高远、砥砺前行的心灵指引。“敬业、博学、严谨、善教”的八字教风,诠释着为人师表的态度、担当与责任;“明理、诚信、自律、勤奋”的八字学风,激励着莘莘学子遨游书海、锐意创新。 如今,同文学院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的能力不断增强,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学院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评选为“全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单位”;被山西省民办教育协会评为“山西省民办高等教育先进单位”;护理专业被山西省教育厅评选为“山西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并被山西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确定为“山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骨干专业建设项目”;护理实训基地被山西省教育厅评为“山西省高等教育示范实训基地”;被山西省民政厅评选为“山西省先进社会组织”。 2017年1月,学院承担了山西省教育扶贫项目---护工培训项目,《中国教育报》、《山西科技报》、《山西晚报》、《晋中日报》、《介休报》、晋中电视台、介休电视台先后对同文学院的办学成果进行了报道。2011年至2016年学院连续被晋中市人民政府评为“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国防教育示范学校”;2015年被山西省评选为“爱国拥军模范单位”;2017年5月被评为“2016年度山西省高校综合治理考评先进单位”;2018年2月被教育部评选为“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8年6月被评为2017年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先进单位。2019年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双强六好”省级示范党组织。 办学多年来,学院注重校企合作,达到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标。先后与解放军总医院第四、第五、第六医学中心,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京首钢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天津市南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肿瘤医院等三级甲等医院,北京同仁堂山西药业有限公司,汉广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汽车有限公司,北京数医科技有限公司、太原龙翔精灵科技有限公司、佰泽教育集团、东方软峰集团、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朔黄铁路运输处等著名企业强强联手、合作共建,为学院长足发展和学生实习就业搭建了良好平台。 截止目前,已为社会各界培养输送各类人才达一万余名,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挥洒着汗水、实现着人生价值,并涌现出医者仁心、助人为乐,用所学专业知识技能救死扶伤的同文骄子,他们当中有获得“感动山西十大人物”之一的王慧、获得“第二届介休好人”称号的廉京、有返乡列车上紧急救治患者的杨鑫、有在北大国际医院危急关头挺身而出的实习生韩强…… 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校企合作所特有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并重的培养模式,使得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此外,学院注重学生学历的提升,通过专升本、考研、中外合作办学、继续教育等方式,使有志提升学历的学生获得本科和研究生的学历。与此同时,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技比赛、公益活动等,应急救护比赛、护理技能大赛等比赛全面提升专业技能。学生的高就业率、高成才率、高社会满意率,使得同文学院人才培养特色日益彰显,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认可。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呼伦贝尔市属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被誉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中心城新区,占地面积60.42万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花园式”校园环境。现有在校生8184名,教职工723人,其中,专任教师494人,硕士研究生263人,拥有副高级以上职称226人。 学院内设12个教学系(部)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护理、学前教育、蒙医学、大数据与会计、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旅游管理、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畜禽智能化养殖、音乐表演、应用化工技术、工程造价等专业,其中,高职专业51个、五年制高职(3+2)专业26个,中职专业45个,基本建成1个自治区级高水平专业群——护理,4个院级高水平专业群——机电、化工、中蒙医药、文旅,护理专业和蒙医学专业获批国家骨干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获批自治区首批特色专业。 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扎实构建了“党建引领、多元共治、六核驱动”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成功入选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院校。坚持以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适应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紧密对接自治区和呼伦贝尔市重点产业链,全力打造服务现代农牧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现代服务产业、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聚焦企业用工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深化教学改革、建强师资团队,不断健全职业素质培养、专业能力训练和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一体的“1+X”(学历证书+若干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培养模式,切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每年为社会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000余人,每年承担社会培训鉴定考试2.4万余人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日益提高。 校企合作办学、订单培养是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目前已与区内外百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与呼伦贝尔市能源、化工、电力、农畜牧业、生物科技、医疗等领域的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践实习、科研培训、学生就业合作机制;先后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齐鲁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分公司、雁宝能源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市女企业家协会、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华能内蒙古东部能源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呼伦贝尔宾馆有限责任公司、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呼伦贝尔东北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呼伦贝尔旅业旅游集团股份公司、满洲里口岸集团、中国电子集团、内蒙古大厦(北京)、青岛海尔集团、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敏实集团、达内时代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等190余家知名企业和单位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建有能源化工实训基地、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基地、社会培训评价组织(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单位)、创业培训基地等多个教科研基地;与神华宝日希勒能源公司在校内共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学院已成为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满洲里产业园区、中俄互贸区等工业园区的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将继续全面贯彻“质量立校、服务地方、德技并重、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弘扬“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勇于开拓、创优争先”的办学精神,切实践行“求真、求实、求新、求勤”的校训精神,团结一心、奋勇拼搏,共同绘就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是湖南省楚怡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计划建设单位A档、湖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建院校、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湖南省示范性高职学院、湖南省文明校园,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第一批国家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首批全国五个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牵头单位、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单位、教育部第二批数字校园试点单位,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验校、“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会第一副主任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技术技能竞赛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教材委员会委员单位、国家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师资培训基地、全国物流管理1+X证书产教协同创新中心立项建设单位、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国家级物流信息专业教学资源库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创建于1965年,前身为湖南省物资学校。2005年3月,湖南省物资学校与湖南省石油化工职工大学合并升格为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是全国唯一以现代物流为主导专业的高等院校,是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现隶属于湖南省教育厅。学校位于长沙市远大二路泉塘,毗邻长沙市星沙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现有教师400余人,在校学生规模9000多人。 学校全方位对接物流产业打造现代物流大专业群,现设有物流管理学院、物流工程学院、物流信息学院、物流商学院、物流人文艺术学院、国际合作与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7个二级学院,开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物流金融管理等28个专业。 近年来,学校在内涵建设上成绩斐然。学校立项有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专项课题1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国家首批优秀教材1本,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4本,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5本,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国家级教学标准3个,国家级技能标准1个,国家级课题6项,国家级人才培养培训基地3个,国家级劳模、名师或裁判近10人,教育部认定为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项目6个,教育部“1+X”证书试点专业5个,教育部遴选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发展大会案例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等。此外,学校还立项有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省级专业教学团队3个,省级思政教学团队1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省级“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4项,入选2021年“湖湘青年英才” 支持计划1人(该年度支持计划唯一一名高职学院人才入选),首批省级芙蓉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入选省级职业教育优秀教材5本,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9门等。学校是全省唯一一所跻身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全省唯一一所跻身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研究的高职院校,是湖南省教育厅备案的为数不多的来华留学生招生单位。湖南省“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学校连续6年被评为“湖南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仅仅在2018-2022年五年间,学校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获批国家级各类项目30余项,省级重点项目30余项,在省级以上一类技能竞赛中,师生获得各种奖励300多项。2021年度,在中国高职发展智库发布的国家级教改项目和“三大赛”排行榜中,我校项目数量排名全国第172、225位,均列全省第14位。 此外,学校有一批国家级、省级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物流业促进发展委员会专家委员和湖南省物流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委员,参与了湖南省物流业振兴实施规划、湖南省物流业发展规划、长株潭物流规划等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承担了上百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和一批企业项目的研发工作。 近年来,学校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胆创新,形成了一些在国、省内职教界有一定知名度的特色亮点品牌,主要有“三名工程”、“成长金钥匙---素质拓展工程”、“一抵制三走进”、“大学生成长之锚——新生入学十倡议”、“三促活动”、“牵强富会”,党校”三三制“等。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系一所经江西省政府批准、中国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隶属江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学院座落在工人运动的发祥地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江西萍乡,拥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学院前身为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创办于1922年1月,老一辈革命家李立三任第一任校长。新中国成立后,恢复了工人补习学校,大力开办了煤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学院虽数易校址,经过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萍乡分校、工人技校、七•二一工人大学、萍乡煤矿职工大学的变迁,200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 学院占地总面积410亩,教学仪器设备价值5000余万元、馆藏图书52万册。设有能源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信息工程系、思政基础部等教学系部,拥有24个大专专业,80多个教学实践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79人,其中高级职称35人,中级职称101人,初级职称43人,有108名教师具有“双师”素质。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办学宗旨,积极探索办学特色,形成了 “以终身教育为目标、职业教育为主体、多种形式教育为补充”的办学格局,实现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特色教育之路。 学院以工科为主、兼顾文理,现有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设立的全国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工程基地、计算机信息技术考试站、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中心、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国家安全培训中心以及汽车驾驶员培训中心等多个基地,为广大学子取得各专业国家级技能等级证和从业资格打造了良好的平台,是就业、培训等方面皆具雄厚实力的院校。 求实创新、扬帆远航,在新时代的奋进中,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承扬传统,开拓新天。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将始终肩负培育国家金蓝领人才、服务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再谱现代职业教育大学继承与创新并进、光荣与理想融会的新篇章!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学校介绍 广东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成立于2012年,系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具有一定办学规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明确,办学特色和追求鲜明,可持续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设立经济管理系、信息技术系、工程技术系、公共教学部、中职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三系三部两院,开设软件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等33个专业。学院占地和规划用地600亩。 立德树人、育人为本。学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的公益性,重视思想政治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年举办一届科技艺术节和体育文化节,着力开展国防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法制纪律教育。校园以优美环境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重视教学、改革课程。学院遵循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以教学为中心,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兼职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35%,,硕士研究生占55%,双师资格教师占55%。重视专业建设,开展教学改革、人才强校,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校企融合、工学交替。学院紧贴市场设置专业,重视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就业创业指导。充分利用地处肇庆高新区的地缘优势,校企融合,工学交替,与宁德时代、小鹏汽车、唯品会等数十家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已建成50余个校外实训实习就业基地,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高,“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干得好”。 近年来,学院办学和教育教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学院出任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广东省社会组织总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职业能力建设协会副会长单位,师生在国家级、省级广告设计大赛、挑战杯、蓝桥杯等创新创业、职业技能比赛一二三等奖共500多项,其中全国性奖项30余项,发表论文600余篇。学院被评为广东省优秀民办学校、肇庆市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广东省高校“三型”党支部、 征兵工作全优单位、新型产业人才培训创新基地、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积极贡献单位等。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介绍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是铜陵市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学院坚持立足铜陵、服务皖江、面向长三角的办学定位,把服务铜陵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立校之基、强校之要,以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为主体,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创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院成为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全国首批1+X证书试点院校、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2021年获批与铜陵学院开展“专升本”联合培养。 学院占地1051亩,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含在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690人、继续教育在校生5375人、联合培养本科生283人。在职教职工415人,其中博士生7人、高级职称116人、省级“双师型”教师182人,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省级专业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坛新秀等39人(个)。建有省内首家(地市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首家(地市级)创业学院,全国首家“三位一体”图书馆、安徽省首批对台交流基地。下设铜陵电大、管理系、经贸系、医学系、护理系、信息工程系、艺术传媒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基础部、思政部、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12个教学单位。高职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作技术、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等38个专业,包括2个国家级专业、2个央财支持建设专业、5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3个省级特色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形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康宁养护、文化创意、互联网+商贸”等五大专业群。电大开设本科专业52个、专科专业11个,连续8年荣获安徽电大“办学先进单位”称号。2020年全院学生在全国各类大赛上获奖6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优胜奖1项,首次获得国赛A类赛事一等奖;在省级各类大赛中获奖96项,包括金奖1项、一等奖17项、优秀组织奖1项。2020年教育部权威数据显示学生满意度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7名。 学院以党建为统领,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旗帜鲜明加强政治建设,坚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统筹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省委巡视整改、高校党建“找抓提”专项行动、新一轮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筑牢建强思想阵地,使党的领导覆盖办学治校各领域、贯穿教育教学各环节、融入人才培养各方面。着力提升基层党建质量,实施“1357”工程,教师“双带头人”全覆盖,深入构建高质量思政工作体系,不断增强思政工作时代感、吸引力,学院成为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校,医学系、机械(电气工)程系成为试点系,获批2项省级“三全育人”试点项目、6项省级思政项目,着力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锤炼品德技能,学院团委是安徽省五四红旗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安徽省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 学院以服务为使命,深化产教融合。坚持产业布局到哪里,专业就跟进到哪里,建立常态化走访调研产业企业的工作机制,持续扩大制造、电子、信息等工科专业招生规模,应用电子技术成为国家骨干专业,铜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成为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电气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2个专业获中央财政支持建设,护理、电子商务、室内艺术设计、会计、动漫设计5个专业(群)成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紧密对接产业转型升级,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升级方向,初步完成智能控制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作技术等10个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审计学等3个专业与铜陵学院开展“专升本”联合培养。首批遴选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6个专业作为本科职业教育专业重点培育。 学院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双元育人。坚持立足企业需求培养适配人才,持续深化招生就业联动、实训实习一体,校内建有一座总面积5万平米的综合实训中心和107个实验实训室,包括1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6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室、3个技能大师工作室,设备价值1.4亿元。与省内外多家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基地200多个,在铜陵市与铜陵有色、铜陵旭创、富乐德等30余家企业开展现代产业学院、企业学徒制、订单班培养等深度双元育人,25个专业进行20项1+X证书试点,在铜陵市建有1个国家重点校企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5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8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校企合作示范实训中心。牵头成立铜陵市铜艺产业发展与教育联盟,建立铜陵市铜雕艺术研究院,已连续举办三届海峡两岸(铜陵)铜雕艺术大学生实训夏令营,铜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与本地铜艺企业开展“大国工匠”培养。学院成为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校。 学院以师资为保障,打造德能“双师”。坚持“送、培、赛、训、带、引”六字方针,着力建设高素质创新型“双师”队伍,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纳入教师成长成才全周期、评价考核全过程。全面落实教师5年一周期全员轮训制度,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在企业实践1个月,在我市企业聘请200余位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拥有方少卿、倪莉莉、白瑰伟等3个省级名师、大师工作室,外科护理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等2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群)、医学影像技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群)、人体解剖学教学团队等5个省级教学团队。近三年,学院引进专业技术人才58名,13名教师获省级重点人才项目支持,4名教师读博深造,2名教师成为省级技能大师、2名教师成为市级技能大师、1名教师成为江淮名匠、9名教师成为市社科专家库首批入库专家;获批省级重点科研项目30项、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教师获国家级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一次,省级教学能力大赛奖项21项。2020年,在铜陵市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学院获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2篇(全市共80篇论文获奖)。 学院以质量为根本,提升育人水平。以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为统领,全面实施“1+4”发展战略,整体推进“2592”工程。坚持招生培养就业创业统筹,近三年高职报到人数分别达3199人、3837人、5419人,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2%以上,薪资收入和职业稳定性稳步提高,2015年以来累计8072名大学生通过创业培训,学生在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中获金奖10项,创业学院成为省级创业学院。坚持“三教改革”与项目建设统筹,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全面开展基层教学组织和课程标准化建设,推行青蓝工程,修订《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细则》,获批省级教材5个、省级示范基层教学组织4个、教学示范课10门,立项教育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2项。2015年以来立项省级质量工程163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统筹,聚力服务铜陵人力资源提升,电大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主体,不断推进非学历继续教育、老年开放教育、社区教育和干部网络培训等,切实提升服务经济建设和市民终身学习的水平。护理院(阳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省级医养结合示范中心、铜陵市首批“优质服务基层行”标准单位。培训部是人社部门批准的社会培训评价组织,与多家省市级社会培训组织共建职业能力提升社会培训联盟,被授予铜陵市公共实训中心、铜陵市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铜陵市叉车考试站点,拥有技能培训鉴定项目70余项。近五年技能培训、继续教育年均规模超过27000人次。 “十四五”时期是学院加快高质量发展、突破高层次办学、实现高水平服务的关键时期,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聚力“四创两高”,在建设现代化职业教育的新征程中,找准角色定位、发挥特色优势,全面建成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实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高水平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评价
0
评论数
0
内推招聘
0